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学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必须严谨,符合逻辑。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发端
              B.1956年新中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C.启蒙运动宣传了资产阶级政治主张--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
              D.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 2. “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指的是古希腊的(  )
              A.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运作机制
              B.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的参政方式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D.人文主义
            • 3.

              古希腊一位哲人曾说“男人应有男人的美德,女人应有女人的美德,孩子有孩子的德性,老人有老人的德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知识即美德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强调个人道德感受
              D.认识你自己
            • 4.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种主张

              A.反映出古希腊法律是习惯法
              B.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
              C.说明了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
              D.表明知识分子倡导以人为本
            • 5. “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体现了普罗塔哥拉鲜明的反传统倾 向,它既否定了传统的神本主义,也破除了绝对权威主义。下列与普氏观点最接近的说法是(  )
              A.“格物致知”
              B.“知识即感觉”
              C.“ 因信称义”
              D.“ 知识即美德 ”
            • 6. 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说:“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又强调“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他这样说是因为(  )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 7. 大历史观主张用宽视野对历史进行整体认识,从长远的社会发展看历史的脉动,从中西比较看历史事物的特殊性。以此了解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洞悉其背后深刻的自然环境、经济和文化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视角一  洞悉中外并生的“思想繁荣”
                 周朝社会,人的思想可以自由驰骋了,中国这一思想繁荣时代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在西方那种多元社会里,各种社会力量都通过法制以获得平衡。而在古代中国,儒家开创的伦理道德传统,使中国文明比其他任何文明都更为注重伦理道德的价值。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促使东西方“这一思想繁荣时代”到来的因素。
              视角二  认识影响近代的“东西文明”
                 1400年到1800年间,相比于世界其它地区,欧洲政治和军事力量获得显著发展。这基于两个原因:亚欧非大陆的科技文化创新最终传播到西欧地区;新型火药武器时代已经到 来,而西欧也已准备好迎接挑战……在西欧发生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不断发展,使西欧人的思想传播至世界其他地方,并成为指导人类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这有助于将理性科学作为衡量和解释自然世界以及人类行为的标准。
              --埃德蒙《世界史:大时代》
              (2)依据材料,以中国与西欧为例,说明近代历史上世界各地区文明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视角三  探寻各具特色的“文明传承”
              西方文明发展史是几个民族的接力长跑,一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后走向了衰老。一支年轻有活力的民族就接过了这个文化的接力棒,创造了又一个辉煌的文明……一棒一棒传到今天,每次毁灭都是新的契机。中华民族则没有这样的接力,华夏族一直是主体,只是不断的扩大容量。
              (3)你是否赞同材料中“文化接力”的观点?说明理由。
            • 8. 在“人与社会”这一哲学命题上,西方人文主义者的探索和奉献精神,彰显了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真正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时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  归根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革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古希腊哪一学派“人文主义”的诉求孛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诉求的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个人主义伦理观”走向民众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科学与思想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革命原则”的主要内容。
              (4)上述材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据此,你认为在今天社会发展中,我们应该怎样彰显个人价值?
            • 9.
              【题文】公元前5世纪,希腊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是 ①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②公
              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③公民的思想活跃   ④“人非工具”思想的流行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