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塔戈拉
            • 2.

              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在他70岁的时候,宁愿选择死也不愿妥协,他的死既服从了城邦法律的判决,又捍卫了自身的思想和人格尊严。他是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芝诺
              D.西塞罗
            • 3.

              思想的演进和技术的进步,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段独白 

              材料三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四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6分)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4分)

              (3)材料二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

              (4)材料三中所说的伟大人物有哪些?(3分)这些人物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原则有哪些?(4分)材料中所说的“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是指什么?(2分)

               

            • 4.

              苏格拉底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有关苏格拉底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认为世间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B.法律道德对人的约束力是相对的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唯一真实的世界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
            • 5.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不少类似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主要区别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 6.

              (13分)人文主义思想是世界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他的出名主要的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

              ——文池《思想的灵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的学说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何地位?(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在社会政治制度建设方面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4分)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新生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3分)

               

            • 7.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意思:勇于认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什么是启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背景?(4分)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2分)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6分)这些构想是材料三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1分)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1分)

               

            • 8.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8分)

              材料一:公元前五世纪前后,东西方几乎同时出现了第一次思想文化的高峰,被称作人类的“轴心时代”。为更好地理解东西方文化的特点,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请帮助完成下表的空白部分。(12分)

              项目

              孔子

              苏格拉底

              背景

              (4分)

              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重要

              主张

              仁:“仁者爱人”礼:“克己复礼”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和而不同”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4分)

              影响

              (4分)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的人文、理性精神对西方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二: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右图)。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雕像中,拉奥孔位于中间,神情处于极度的恐怖和痛苦之中,正在极力想使自己和他的孩子从两条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他抓住了一条蛇,但同时臀部被咬住了;他左侧的长子似乎还没有受伤,但被惊呆了,正在奋力想把腿从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父亲右侧的次子已被蛇紧紧缠住,绝望地高高举起他的右臂。)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2 分)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2分)《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震动”?(2分)

               

            • 9.

              公元前399年的一个傍晚,在苏格拉底即将处死的那天晚上,他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他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与其思想本质一致的是

              A.王守仁“致良知”
              B.大卫·休谟“理性是激情的奴隶”
              C.康德“思想自由”
              D.马尔克斯“生命无非是一连串活下去的机会”
            • 10.

              以下是某一学派对法律本质的论述:“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这一学派是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学派
              C.启蒙思想家
              D.自然哲学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