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日本人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那么,欧洲近代化进程首先进行的是(     )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C.因信称义D.斯多亚学派提倡“人生而平等
            • 2.
              西欧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西欧国家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启蒙思想家对理性的呼唤
              D.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
            • 3.
              围绕中国古代是否属于专制政体,西方曾进行了长期的论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我已做过彻底的调查研究,可以肯定下述情况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皇帝无权封任何人的官或增加对任何人的赐钱,或增大其权力,除非根据某个大臣提出的要求这样做。
              ——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
              (注: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传教士,曾在中国长期居住)
              材料二 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辽阔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是不是我们的传教士们被秩序的外表所迷惑了呢?是不是因为在那里,不断地行使单一的个人意志,使他们受到了感动呢?
              ——孟德斯鸠(1689-1755年)《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利玛窦与孟德斯鸠各自的观点是什么?(4分)
              (2)仅就上述材料而言,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可信?(2分)请结合作者的史料依据及所处的时代背景,阐明你的理由。(假定明清政治制度基本相同)(4分)
              (3)据清华大学侯旭东教授研究,“中国专制说”在欧洲萌生,代表的是西方人的中国观,这种观点在近代传入中国,短时间之内便被广泛传播。请结合时代背景,简析“中国专制说”在近代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6分)
            • 4.
              在18世纪,法语成为欧美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的国际语言。这主要是因为
              A.启蒙运动的影响B.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推动
              C.《人权宣言》的传播D.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繁荣
            • 5.
              康德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更为智慧的大门,是因为他
              A.提出了“主权在民”的原则B.对理性做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
              C.推动法国启蒙运动达到高潮D.提出“三权分立”的学说
            • 6.
              法国大革命前十年,谈论卢梭和阅读其著作的人已经远远超过了伏尔泰等启蒙运动主流派别的程度。大革命期间,革命的激进派奉卢梭为祖师,罗伯斯庇尔等把《社会契约论》当作圣经天天咏颂。卢梭的思想在大革命期间成为主流思想的主要原因是:
              A.他主张法国应建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开明君主制
              B.他更热情的歌颂理性,倡导生而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
              C.为中下层群众提供了理论旗帜,适应了资产阶级对政治权利平等的追求
              D.文章的情感丰富自然,通俗易懂,最具感染力
            • 7.
              在伏尔泰逝世13年后的1791年,他的遗骨被迁葬到巴黎先贤祠。迁葬之日,六七十万人迎送灵柩。他被法国人民爱戴的原因是   
              A.他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B.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C.他是法国启蒙运动不可争辩的领袖,影响深远
              D.提出“人非工具”、应尊重他人,深得人心
            • 8.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升华,这主要体现在
              ①呼唤“理性”                      ②提倡个人自由与幸福
              ③提倡“法治”为理想社会构建蓝图    ④反对专制王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以谋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
              ——摘自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每个国家都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如果司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之手或同一机构之中,就不会有自由存在。因为人们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强制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同样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合并,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则将任人宰割,因为法官就有压制别人的权力。
              ——摘编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 可以说,“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宗教革命的逻辑延伸,或说是它们的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避免的“续篇”。“ 文艺复兴”好像是一个酣睡的人在慢慢苏醒;“宗教革命”进一步表现在“上帝”问题的一种突破;在引起笛卡尔以来整个世纪的沉思后,西欧进入了自觉运用理智的阶段。所以“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以来思想运动不断深化、不断让理性脱离神学羁绊的渐进、积累的必然结果。
              ——摘自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洛克和孟德斯鸠思想主张的异同。(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的观点。(8分)
            • 10. 康德在哲学方面的贡献是
              [     ]

              A.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B.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C.用自己头脑探索自然奥秘,不依赖传统宗教解释    
              D.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定人类主体地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