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马克思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虽然这些哲人们并未发现支配整个人类的、永远不变的法则,但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其中有少数君主,还有他们的一些臣民。不仅在欧洲,甚至这种影响还波及到当时的美洲,它甚至并没有随着18世纪、19世纪的结束而消失。
              请回答:
              (1)欧洲启蒙时代的伟大哲人们是如何批判封建制度的?又是怎样设计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5分)
              (2)在当时的欧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批伟大的哲人?(3分)
              (3)分别列举这些伟大哲人是如何影响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历史进程的。(4分)
            • 2.
              《鲁滨孙飘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 3.
              “器官产生需求,反之需求又产生器官”,是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的一句名言。其成就与此相符的生物学家是(      )
              A.施莱登B.拉马克C.施旺D.达尔文
            • 4.
              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
              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欺人之弱,乘人之丧”,“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是东方的野蛮”。关于胡适这一态度不能说明(    )
              A.胡适坚持契约精神B.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
              C.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D.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
            • 5.
              法国启蒙思想反映了一个历史时代的特征,主要因为
              A.是当时世界上最进步的思想,影响深远
              B.适应了当时反封建特权,反宗教神学的要求
              C.适应了资产阶级实施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需要
              D.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经济发展和夺取政权的需要
            • 6.
              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 7.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 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想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员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和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2分)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哪些思想主张?(4分)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4分)简要说明该段材料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2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政治主张?(6分)
              (4)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2分)
            • 8.
              学者李涛在《美国的梦想》一书中写道: “(18世纪)欧洲的思想之花,终是在美国结出了果子。”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A.“思想之花”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B.近代美国政体的确立深受“欧洲思想之花”的影响
              C.“果子”包括《人权宣言》和1787年宪法
              D.美国独立是“欧洲思想之花”结出的唯一“果子”
            • 9.
              启蒙运动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三 “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并选举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依法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其政治主张的提出有何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卢梭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卢梭和孟德斯鸠关于国家政体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4分)
              (3)材料三选自近代中国的哪一部文献?(2分)简要评价其进步意义(2分)
            • 10.
              俄国赫尔岑曾说:“当伏尔泰还在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这里,它主要针对(    )
              A.伏尔泰提倡开明专制,卢梭提倡社会契约
              B.伏尔泰提倡君主立宪,卢梭提倡人民主权
              C.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卢梭反对暴力革命
              D.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卢梭抨击私有财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