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1:“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2: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守于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3: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案答辩书》

              材料4: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

              ——《中国近代史》(上)

              请回答:

              (1)材料1代表哪一阶级的观点?概括其主张。其目的是什么?(6分)

              (2)材料2体现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较之材料1,其进步性表现在哪里?又有何局限?(8分)

              (3)材料4与材料3有什么联系?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6分)

               

            • 2.

              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D.“将革命进行到底”
            • 3.

              观察下图邮票,该邮票的发行主要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爆发多少周年

              A.17周年
              B.29周年
              C.28周年
              D.36周年
            • 4.

              “按欧美诸邦,是时新通商于中国,其不欲中国之扰乱固也。故当两军相持,历年不决之际,彼等必欲有所助以冀速定。而北京政府之腐败,久已为西人所厌惮,其属望于革命军者必加厚,亦情势之常矣。…”材料说明

              A.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运动持观望态度
              B.维新变法运动得到列强的默许
              C.资产阶级革命得到西方的认可
              D.国民大革命利用北洋政府与西方的矛盾
            • 5.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 6.

              1923年中共“三大”指出:“对于工人农民之宣传与组织是我们特殊的责任;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是我们的中心工作。”材料主要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

              A.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B.以组织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C.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D.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 7.

              有学者在叙述某段历史时说:“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重视枪杆,一个重视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由此推断出该段历史属于

              A.抗日战争时期
              B.国民大革命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8.

              时任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联合西南将领通电全国,电文曰:“某等眷怀祖国,义愤填胸,痛禹甸之沉沦,悯华胄之奴隶。圣贤桑梓,染成异族腥膻……与其强制签字,贻羞万国,毋宁悉索敝赋,背城借一。军人卫国,责无旁贷,共作后盾,愿效前驱。”材料反映的是

              A.北洋军阀通电赞成共和以投机革命
              B.五四运动的爱国要求得到军人响应
              C.北伐的胜利进军造成军阀内部分裂
              D.日本全面侵华激起爱国将领奋起请战
            • 9.

              “为使中国革命‘越出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以便支持革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除外国租界等革命化措施的实施”。符合材料中“革命”的实践活动是

              A.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
              B.发动南昌起义,建立工农红军
              C.开辟井冈山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
              D.开辟抗日根据地,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 10.

              1919年7月5日,武昌中华大学教师恽代英在日记中写道:“罢课放学,究竟于工商界及一般平民颇生影响,此事实也。……今本危急存亡之秋,……今日群众,本渐有平民思想之觉悟,正可引势利导。”这一材料说明

              A.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民族危机加深刺激了公民意识的觉醒
              C.北洋政府遏制学潮遭到全民反对
              D.部分知识分子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