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五四运动时期的四副对联中,反映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的是

              A.“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 2.

              毛泽东认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评价突出的是其

              A.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B.在思想启蒙方面的价值
              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 3.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 4.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遵义会议
            • 5.

              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无产阶级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以达到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能说明这则材料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
              B.国民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 6.

              在五四运动期间,进步青年的特点和优点是

              ①爱国精神突出表现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上

              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影响

              ③开始同工人阶级运动相结合

              ④充当了反帝反封建的先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
            • 7.

              归纳是从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性的;是对多种事物、现象抽取其共同之处加以概括,形成用以表达这种共同性质的概念、范畴、命题、论述等,即为归纳。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选项

              具体事物、现象

              一般性认识

              A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斗资批修

              中共光辉历程

              B

              《权利法案》、1875年宪法、1889年宪法

              近代民主制度确立与发展

              C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D

              《唐璜》、《悲惨世界》、《梅杜萨之筏》、《等待戈多》

              浪漫主义

               

            • 8.

              20世纪30、40年代中共中央驻地的变迁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息息相关,对下表变迁过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时间

              1931年11月

              1935年11月

              1936年6月

              1937年1月

              1947年春

              1949年3月

              驻地

              江西瑞金

              陕北瓦窑堡

              陕西保安

              陕西延安

              河北西柏坡

              北平

              A.反映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胜利
              B.见证了国共两党对峙——合作——对峙的历程
              C.逐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D.中共的工作重心出现了两次重大转移
            • 9.

              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 10.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