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国近代史上,江西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南昌召开。大会对于惩戒土豪劣绅,做出如下决定:“各县农民协会应与县政府、县党部及各民众团体共同组织审判土豪劣绅的特别法庭。”这一决定有利于(  )
              A.配合支援国民革命
              B.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C.扩大秋收起义成果
              D.粉碎国民党对红军的围剿
            • 2. 蒋介石把这30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民党联俄容共到全面清党、中俄断交。蒋介石所说的第一阶段应是(  )
              A.中共建立初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十年内战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 3. 某学者在其著作《中国近代通史》中写到:“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文中描述的现象应该发生在(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4. 当得知国民政府将要进行北伐时,莫斯科的联共(布)和共产国际表示了强烈的反对。1926年6月下旬,共产国际远东局主席维经斯基到达上海,劝说陈独秀及中共中央放弃对北伐的支持态度。苏联方面反对北伐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认为北伐只是一种讨伐军阀的行为,不具有民族革命的全部意义
              B.不希望看到资产阶级性质的国民党统一中国
              C.害怕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引来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进而危及自身
              D.认为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当时实力弱小,开展北伐必遭失败
            • 5. 《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1922年创办的第一份机关刊物。先后随中共中央迁往北京、广州、武汉等地,发行量最多时近10万份,1927年7月停刊。与《向导》周报兴衰相伴的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国民革命
              C.红军长征
              D.抗日战争
            • 6. “是你拉着俺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了北役的战场……” 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中反映的国共两觉这次合作的目的是(  )
              A.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
              B.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
              C.推翻列强和封建军阀的统治
              D.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 7. 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最广泛地发动了广大人民群众
              D.国共合作建立了统一战线
            • 8. 某文件宣称:“盖民国之民权,唯民国之国民乃能享之,必不轻授此权于反对民国之人,使得借以破坏民国。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该文件的发表推动了(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 9. 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国共合作使革命取得了最终胜利
              D.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 10. 一位人士为自己写自传时,叙述他在某一时期的身份“既是中国共产党员又是中国国民党员”。此时期这人参加了(  )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