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八大关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这种现象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     ]

              A.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B.中西方化交流广泛
              C.中国步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上海、青岛是著名的对外窗口
            • 2. 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在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如何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①美国提出了‘利益均沾’的‘门户开放’政策;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 3.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历史场景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     ]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 4. 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这说明当时       
              [     ]

              A.外国已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            
              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C.中国的涉外法律较西方先进           
              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 5.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 6. 关于《南京条约》第十条,英文版内容直译过来是: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的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的主要内容将予以公开通告并发布。中文版是: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两者相较,最易产生分歧的问题是  
              [     ]

              A.谁来颁布    
              B.谁来征收    
              C.谁来制定    
              D.谁来交费
            • 7.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人曾经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的最初形式是
              [     ]

              A.占为殖民地  
              B.设立租界
              C.建立伪政府  
              D.划分势力范围
            • 8. 南京,一座江南的千年古城,有人说它既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亲历了中国近代史的终结。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     ]

              A.清政府在南京下关江面的军舰上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B.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 9.

              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认为“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维护中国国际形象
              C.担忧阶级矛盾激化
              D.仇视一切外洋事物
            • 10. 鸦片战争后,英国与中国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目的的条款是
              [     ]

              A.赔款
              B.通商
              C.沿海和内河的航运权
              D.协定关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