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闻一多先生是近代著名的民主人士,他的 《 七子之歌 》 表达了被列强割占或租占的七个地区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感情。其中有首诗写道:“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 … … 我胸中还氢氮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诗歌中“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指的是什么?她的割占和什么条约有关
              A.澳门《南京条约》B.香港《马关条约》
              C.香港《南京条约》D.台湾《马关条约》
            • 2.
              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未能瓜分中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B.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势力的矛盾
              C.义和团运动对侵略势力的打击D.中国人民不屈的反抗斗争
            • 3.
              京师大学堂的管学大臣孙家鼐曾说:“乙未和议成后,士大夫渐知泰西之强……颇有上书言之者”。这里“乙未和议”的结果是         
              A.允许宁波等地对外通商B.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
              C.允许列强在华驻扎军队D.允许列强享有领事裁判权
            • 4.
              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
              A.开辟新内河航线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 5.
              某条约规定:“(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 6.
              “在甲午战争时期,中国缺少战胜日本的实力。有某西人偶登其船,见海军提督正与巡兵团同坐斗竹牌也。”1888年原本预订购入300箱炮,后因为军费被挪用去修建颐和园,所以北洋海军只购入了3箱炮。这里说明
              A.军事将领的素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洋务运动导致中国社会弊端丛生
              C.中日两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巨大反差
              D.中国失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体制和涣散的军纪
            • 7.
              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碰撞》一书中谈到中国近代史上某事件时说:“为了挽救王朝,慈禧利用了仇外情绪……百姓中最为落后的那部分人受到文人寡头政治中极端守旧集团的鼓励而起来反抗了。”佩雷菲特表述的这一事件是(  )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
            • 8.
              (12分)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
              诗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1)诗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4分)
              诗二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 井冈山》(1928 秋)
              (2)诗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2分)
              诗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 长征》
              (3)导致诗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2分)
              诗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4)诗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4分)
            • 9.
              “是役败后,乃一蹶不振矣。日人慑于俄法德三国之威,……还辽东。”文献中所提的战役是
              A.甲午战争B.日俄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中途岛战役
            • 10.
              这是19世纪后期美国杂志上登载的一幅漫画,该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