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学者认为:“从许许多多不平等条约签订,腐败无能的、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的代理人。他们就像列强手中的木偶,任列强摆布。”在许许多多条约中,影响清政府成为“木偶”的关键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 2.
              下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
              A.民族工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压制
              B.清末新政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清政府已经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3.
              (28分)危机,是险境和机会并存。古今中外,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等伴随着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还把持着最高决策机关,临察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而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在当时没有实际权力,形同虚设。贵族通过放高利货,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平民处境不断恶化,甚至沦为债务奴隶 。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公元前5世纪古代雅典面临着怎样的危机?(2分)
              (2)为化解危机,雅典进行了改革。请指出梭伦化解危机的举措及对政治文明产生的影响。(12分)
              材料二 “这五十年来中国具体的政治,诚然可以说只有退化并无进化,但从国民自觉的方面看来,那意识确是一日比一日鲜明,而且一日比一日扩大、自觉。觉些甚么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我觉得这五十年来的中国,正像蚕变蛾、蛇蜕壳的时代。”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
              (3)中国近代的民族危机促使国民意识觉醒,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表现。(4分)你认为五十年里推动中国“变蛾蜕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得出怎样的认识?(4分)
            • 4.
              1937卢沟桥事变发生时日军出现在北京近郊,其援引的条约签订于下列哪一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5.
              李鸿章在读到国防安时说:“敌从海道内犯,自须亟练水师。惟各国皆系岛国,以水为家,船炮精练已久,非中国水师所能骤及。中土陆多于水,仍以陆军为主国根基。”材料表明了李鸿章的海防思想是
              A.陆军为主B.消极防御
              C.海军为主D.陆军为主、海军为辅、实行近海防御
            • 6.
              1923年,某英文报纸开展了一项民意调查,评选“当今中国十二个大人物”,调查结果如下:从评选结果来看,“当今中国十二个大人物”中国民党有4人当选,其中孙中山雄居第一;军阀出身的有4人当选,其中冯玉祥位居第二。陈独秀以文化名流的身份高票人选“大人物”之列。值得注意的是,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人选人数相当之多,其中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代表中国据理力争的顾维钧在“十二个大人物”中位居第三,张謇位居第八。下列对这个调查结果的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
              A.国民党的新三民主义主张得到国人拥戴,因而当选人物居多
              B.军阀当选反映了当时的北洋军阀统治得到国人普遍支持
              C.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的入选反映了中国人民谋求独立、发展的愿望
              D.陈独秀以高票入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影响巨大,不容忽视
            • 7.
              “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 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从该诗中可以获取的有效历史信息有:
              ①甲午海战战斗壮烈 
              ②清政府被迫签定《马关条约》
              ③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遭到清廷压制  
              ④维新派发起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 8.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中世纪原指欧洲黑暗的中世纪时期,这里的“中世纪”指的是封建专制国家)。”此评价最适合于
              A.义和团运动B.新文化运动C.洋务运动D.辛亥革命
            • 9.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里循(澳大利亚)说过:“我们在‘暴乱’(指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示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
              A.清政府保证“设将来大皇帝有心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B.凡中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即英国领事)照办”
              C.清政府保证“永禁或设、或人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D.清政府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天津大沽铁路沿线
            • 10. 下面漫画中的“大饼”代表中国,而围着大饼的是手持匕首的列强,他们迫不及待地对着“大饼”下刀,唯恐落于人后,大饼的主人则只能振臂疾呼、望饼兴叹。漫画中的景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时期是

              [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
              D.20世纪中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