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学者认为:“从许许多多不平等条约签订,腐败无能的、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的代理人。他们就像列强手中的木偶,任列强摆布。”在许许多多条约中,影响清政府成为“木偶”的关键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 2.
              下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
              A.民族工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压制
              B.清末新政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清政府已经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3.
              1937卢沟桥事变发生时日军出现在北京近郊,其援引的条约签订于下列哪一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4.
              李鸿章在读到国防安时说:“敌从海道内犯,自须亟练水师。惟各国皆系岛国,以水为家,船炮精练已久,非中国水师所能骤及。中土陆多于水,仍以陆军为主国根基。”材料表明了李鸿章的海防思想是
              A.陆军为主B.消极防御
              C.海军为主D.陆军为主、海军为辅、实行近海防御
            • 5.
              1923年,某英文报纸开展了一项民意调查,评选“当今中国十二个大人物”,调查结果如下:从评选结果来看,“当今中国十二个大人物”中国民党有4人当选,其中孙中山雄居第一;军阀出身的有4人当选,其中冯玉祥位居第二。陈独秀以文化名流的身份高票人选“大人物”之列。值得注意的是,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人选人数相当之多,其中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代表中国据理力争的顾维钧在“十二个大人物”中位居第三,张謇位居第八。下列对这个调查结果的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
              A.国民党的新三民主义主张得到国人拥戴,因而当选人物居多
              B.军阀当选反映了当时的北洋军阀统治得到国人普遍支持
              C.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的入选反映了中国人民谋求独立、发展的愿望
              D.陈独秀以高票入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影响巨大,不容忽视
            • 6. 下面漫画中的“大饼”代表中国,而围着大饼的是手持匕首的列强,他们迫不及待地对着“大饼”下刀,唯恐落于人后,大饼的主人则只能振臂疾呼、望饼兴叹。漫画中的景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时期是

              [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
              D.20世纪中期
            • 7. 下图为20世纪初期西方人笔下的中国形象,其主旨是 

              [     ]

              A.破碎的巨人不堪一击
              B.腐朽落后导致了挨打
              C.西方的盛宴中国的悲剧
              D.巨人虽倒却实力犹存
            • 8. 下表是小张准备研究的一个历史专题,与该表内容相关的专题是

              [     ]

              A.工业革命拓展
              B.列强瓜分亚洲
              C.遏制社会主义思潮蔓延
              D.化解基督教与佛教矛盾
            • 9. 19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当适用。”其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是
              [     ]

              A.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B.刺激列强开始瓜分中国
              C.造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D.使美国在华势力位于列强之首
            • 10. 下图所讽刺的史实起始于:

              [     ]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