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责任内阁制
              B.君主立宪制
              C.总统制
              D.民主共和制
            • 2. 宪政是学术界的热门术语,中国学术界对它的推崇和研究可为炙手可热,其势头直追百年前的宪政风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作为舶来品,“宪政”一词何时在中文世界出现难证其详。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梁启超早在1899年4月《清议报》上发表的《各国宪法异同论》中已经使用宪政一词,至于是否属于最早使用尚有待考证。梁启超在其著述中将宪政解释为立宪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两种:一曰有宪法之政(亦名立宪政体);二曰无宪法之政(亦名专制之政)。立宪政体,亦名有限权之政体。专制政体,亦名无限权之政体。有限权者云者,君有君之权,权有限;官有官之权,权有限;民有民之权,权有限。”……清末预备立宪启动后,宪政一词的使用渐渐增多。

              ——张一兵主编《政治哲学关键词》


              材料二:清政府最终决定“预备立宪”是资产阶级立宪派长期斗争的结果……以慈禧为首的最高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最高利益,为了消弭革命,为了笼络立宪派士人和实力派官员,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了具有君主立宪国家宪法性质的文献--《钦定宪法大纲》,包括附件在内总共有40条。尽管《钦定宪法大纲》的核心是强调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却不能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臣民的权利。此外,还规定了议院、选举方面的内容,确定立宪预备期为9年。无论如何,《钦定宪法大纲》含有资产阶级宪政的性质,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资产阶级“主权在民”原则,确立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约法仿照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构造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现代政治体制。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今天(1940年2月20日)延安各界人民代表开宪政促进会的成立大会,是为了发扬民意,战胜日本,建立新中国。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政治,是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它不是旧的、过了时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所谓民主政治;同时,也还不是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政治。孙中山曾说过“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世界上历来的宪政,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宪法去确认它。中国则不然,中国的革命尚未成功,国内除边区等地而外,尚无民主政治的事实。所以现在的宪政运动是争取尚未取得的民主,不是承认已经民主化的事实。这是一个大斗争,决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钦定宪法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特点及其进步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美国宪法》在中美两国法制建设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    )

              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②都受启蒙思想影响 

              ③都规定实行总统制         ④都具有反专制的进步意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既然是平等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出让自己的权利时并没有将自己所有的权利交给政府,而是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权利……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极大的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
              ——洛克《政府论》(1668年)

              材料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1)依据材料一概述洛克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对比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克民主思想的不足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简述洛克民主思想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进步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日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

              (1)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盖与其权移于下,而作威作福,肆行无忌,何若操之自上,而当宽而宽,当严而严,此朕所恪守前规,不敢稍懈者。
              ——《乾隆实录》

              材料二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尚忆戊戌之岁,清朝方锐意变法,而廷臣之向背不同。某侍御,主于变法者也,疏论礼部尚书许应揆腹诽新政。上令(许)自陈,以为无罪,而某侍御遂为舆论所不直。夫其人躬言变法,而不知其所谓变者,将由法度之君主而为无法之专制乎?……呜呼!
              ——严复《法意》

              材料四 中国以四五千年的君主国体,一旦改为民主,在世界新趋势虽顺,在世界旧观念则逆。况以一二人为之,则因逆而更难。而孙中山不畏难,不怕苦,不耻屡仆屡起,集合同志,谋举革命,千回百折,备尝艰辛。……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
              ——张謇《追悼孙中山的演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权从未旁假”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严复对什么现象发出悲叹?结合材料一、二,说明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四,指出孙中山先生“备尝艰辛”还要坚持革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走向民主的过程中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先于他人担任公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等级的成员,而是由于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1)依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英人于世界民族中,诚不愧为先觉,彼既认明王权不当绝对,即创为根本大法,使国中贤智,得所准据,以发抒其意气。
              ——章士钊《政本》

              (2)材料中二的“根本大法”是指哪部法律?以此为依据英国逐渐确立了什么政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那一套陈腐的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哪些民主政治“新制度”。从西方和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进步潮流,也是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改革。
              ——北大教授钱乘旦

              材料二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和世界的楷模。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引领了世界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大国崛起》

              材料三 中华民国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国情和美式民主的“混血儿”。
              材料四 2009年12月,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强调,在制度建设中要把公开听取民意、专家咨询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程序加以规定。
              ——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你怎样理解英国率先“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临时约法》继承了美国l787年宪法的哪些原则?有人说,“《临时约法》在中国缺乏有效实施的社会基础。”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社会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以下四幅图片,请为其命名恰当的主题词

              美国的三权分立

              英国议会大厦

              德国帝国议会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     ]

              A.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确立及扩展
              B.近代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C.近代西方议会制度的确立
              D.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的趋势
            • 10. 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涵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美国即联邦制……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四 《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1982年《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196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成立西藏自治区。在西藏全区举行普选的基础上,组成了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单,在总共301位代表中,藏族代表226人,汉族代表59人,门巴族代表5人,回族代表4人,珞巴族3人,纳西族1人,怒族1人,其他代表2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联邦制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从“国外移来”政治制度的?分析该政治制度没能在中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民族区域自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