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上海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并为该同学补写全辛亥革命的影响、启示。
              辛亥革命——①(副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1.以近代西方的政体模式取代旧王朝
              (1)推翻清朝帝制
              (2)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废除官厅称呼,改称谓
              (2)废跪拜礼仪
              (二)
              1.新体制由旧政权中的当权人物所掌控
              (1)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方军队主要控制在晚清新军将领手中
              2.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
              (2)南京临时政府没有解决土地问题
              影响: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示: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     ]

              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 3.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月,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4.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     ]

              A.相较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C.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孙中山又上书李鸿章,更为系统地提出了著名的“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要求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在全国实行改革,认为这是“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1)据材料一,孙中山最初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不久,他又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个纲领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材料三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2)据材料二、三,概括孙中山的奋斗目标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然 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3)据材料四回答,为什么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你对孙中山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2009年7月,重庆市云阳县发现了一张孙中山先生亲笔签署的委任状(如下图),云阳籍历史名人程德全投机革命,被孙中山任命为内务总长,而程德全原本是清政府的江苏巡抚。孙中山此举反映出

              [     ]

              A.清朝已覆灭
              B.封建势力已被彻底打倒
              C.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
              D.辛亥革命有明显的局限性
            • 7.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一部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成功的开端是

              [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
              (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
              (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1)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这表明此时的孙中山
              [     ]

              A.为袁世凯的巨大转变感到开心
              B.为三民主义的彻底实现感到放心
              C.为卸任临时大总统而感到舒心
              D.为封建帝制被彻底推翻感到安心
            • 10.

              根据下列提示,完成有关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表格的提示,写出字母A、B、C、D代表的历史含义。

              (3)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