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穆尼埃在《人权宣言》中写道:不满路易十六召开的三级会议的人们愤而组成国民议会,并提出制定宪法要求,路易十六却强令解散议会,并且调集大批军队集结巴黎附近。民众们推翻了国王,并且开始以新的理想来设计国家的方向。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和义务进行立法。以便立法权的决议和行政权的决定能随时和整个政治机构的目标两相比较,从而能更加受到他们的尊重;以便公民们今后以简单而不可争辩的原则为根据,要求能确保宪法与全体幸福之维护。
                 材料二  关于人口素质不够的问题,共产党说过,不应因人民素质不高而拒绝民主,应用民主政治教育人民……他们以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他们希望中国人民知识与教育程度提高到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那样,再来实现民主政治……正是在民主制度之下更容易教育和训练民众。
              一(《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8日)
              (1)材料一反映出穆尼埃认为发表《人权宣言》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权宣言》中包含的“简单而无可争辩的原则”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概括比较中国共产党与“他们”在中国实施民主宪政上观念的不同。指出“他们’,主张的实质。
            • 2.

              1923年中共“三大”指出:“对于工人农民之宣传与组织是我们特殊的责任;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是我们的中心工作。”材料主要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

              A.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B.以组织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C.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D.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 3.

              1919年7月5日,武昌中华大学教师恽代英在日记中写道:“罢课放学,究竟于工商界及一般平民颇生影响,此事实也。……今本危急存亡之秋,……今日群众,本渐有平民思想之觉悟,正可引势利导。”这一材料说明

              A.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民族危机加深刺激了公民意识的觉醒
              C.北洋政府遏制学潮遭到全民反对
              D.部分知识分子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作用
            • 4. 《西方文明史》中记载:“1920 年代和1930 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但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有的人却感到“革命胜利的曙光喷薄欲出”,这是因为(  )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共的诞生,让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
              ②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兴起,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正面战场迎来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④
            • 5. 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