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对中国民众社会调查的结果。在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其中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其中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组数据反映出当时被调查人群中的多数人:

              [     ]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 2. 《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引者)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1922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 3.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留下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里所说“共同奋斗”的主要成果是
              [     ]

              A.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                    
              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开创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D.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 4. 《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说:“如果它(指中共)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很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1922年中共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的到来
              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中共较早准备与国民党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