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片中包含很多历史信息。

              图片1:李大钊与孙中山合影  图片2: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唯一照片(右起:朱德、周恩来、黄琪翔、郭秀仪、叶剑英、张群)
              阅读图片一、二,请从国共关系角度加以说明。
            • 2.
              在土地革命历史时期,探索中国民主革命策略转变的文献是(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3.
              1935年2月,在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娄山关·忆秦娥》。其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体现了他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首词的重要背景是
              A.红军取得三次反“围剿”胜利
              B.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C.遵义会议召开,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 4.
              1931年六七月间,日本人在长春附近的万宝山屠杀中国农民并煽动朝鲜排华。11月1日,上海大东南烟草公司借“万宝山事件”在《申报》上做了一整版广告:“热血同胞不可不知万宝山事件,爱国男儿不可不吸万宝山香烟。”对材料信息最完整、准确的理解是   (   )
              A.广告将商业信息与政治宣传相结合B.中国男儿充满爱国热情
              C.当时中国面临亡危险D.报纸借商家广告刊登国家大事
            • 5.
              有学者认为:“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尚有相对而言的独立性和抗御蒋的实力及脾性’,蒋张二人形式上是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实质上却是‘平等的同盟关系’,‘中央无法强迫张学良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这一观点旨在说明(    )
              A.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激化了中日民族矛盾
              B.张学良对东北三省的沦陷负有一定的责任
              C.张学良是一个实权派和真正的抵抗主义者
              D.中国军队对日本即将发动的侵略战争作了充分准备
            • 6.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历史地图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根据上图包含的历史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只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才能发展”这一论断。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 7.
              1934—1936年的长征是中共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主要是指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B.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变化
              C.革命的中心地区发生转移D.中国革命的方式发生变化
            • 8.
              “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这一思想出自中共
              A.遵义会议决议B.八七会议的决议
              C.瓦窑堡会议的决议D.洛川会议的决议
            • 9.
              毛泽东写过大量反映革命历史的诗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对应的时期是
              A.国民革命时期B.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 10.
              1928年2月,刘少奇针对革命潮流是高涨还是低落的问题说:“依乡村来看是高涨的,依城市看是低落的趋势。”这一判断(   )
              A.正确,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B.不正确,乡村、城市的革命都处于高潮
              C.正确,当时的城市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D.不正确,当时农村还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