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下图,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出发点和胜利完成的终点分别是


              中国工农红军路线图


              [     ]


              A.湘赣边和延安
              B.井冈山和陕北
              C.遵义和延安
              D.赣南和陕北
            • 2. 陕北信天游中唱道:“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千家万户把门开,快把咱亲人迎进来。”其中“中央红军到陕北”的时间是

              [     ]


              A.1934
              B.1935
              C.1936
              D.1937
            • 3. “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是

              [     ]


              A.遵义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土地革命
            • 4. 坐落在甘肃会宁县城的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基地。馆中有一幅《会宁会师》油画,李宁同学对这幅油画有如下认识,你认为其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片描绘的事件发生于1935年10月
              ②标志着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 
              ③它反映了中国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情景 
              ④它是中国革命旧局面结束和新局面开始的重要表现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 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诗句是

              [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C.“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D.“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 6. “五彩云霞空中飘,天上飞来金丝鸟,红军是咱们的亲兄弟,长征不怕路途遥。索玛花儿朵朵开,红军从咱家乡过……”一曲充满民族风情的《情深谊长》,展现了长征时红军和彝族群众结下的深情厚谊。彝海结盟
              ①是红军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少数民族政策的光辉典范
              ②体现了我党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
              ③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政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④是长征精神的集中体现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③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根据党和红军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集中解决了最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鉴于当时党内大多数同志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上的错误尚未清醒认识,决议上写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 2:中国共产党自1922年7月决定参加共产国际后,成为其中一个支部,过去,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及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在长征开始前不久,因上海中央局被破坏,党中央失去了与共产国际的无线电联系,而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在军事指挥上犯了错误,在会议上处于被批判的地位,他再也不能对我们发号施令了。
              ——《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3:1935年2月上旬,中央给陈毅等人拍来电报,大意是:中央政治局 开了扩大会议。博古等负责同志的单纯军事观点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这次行动他们要负责。这是严重的失败,但不是政治路线的错误。对于中央的电报,当时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过去的错误的确不是政治上的错误。陈毅说:“我的看法不同。他们在遵义还不能提政治路线,提政治路线党要分裂的,只能提军事上错了。博古错了,让博古下台,这样全党在毛主席的路线下团结起来,完成长征。 中央主要是政治上的错误,政治上的错误导致了军事上的错误。“
              ——《三年游击战争回忆》

              请回答:
              (1)遵义会议着重解决了什么问题?材料1再次强调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3,说明陈毅对于中央来电的理解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上述材料,说明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国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观察下图《1927—1937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判断,1934年党员人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

              A.国民党发达政变,大肆屠杀党员
              B.日本侵占东北,中共撤出东三省
              C.党内左倾错误,红军遭受重大损失
              D.共产国际解散,中共失去外援
            • 9. 1935年,毛泽东写下一首《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与词的情景最接近的是
              [     ]

              A.四渡赤水,打乱敌军追剿计划
              B.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C.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
              D.中央红军战胜艰难险阻,到达陕北
            • 10. 《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封锁线》中唱道:“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这里的“迷雾”是指
              [     ]

              A.右倾机会主义
              B.“左”倾错误
              C.蒋介石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