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这七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

              [     ]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 2. 历时4个半月的武汉会战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基本形势是

              [     ]


              A.日本侵占了东北,威胁平津
              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日本帝国主义完全占领中国
              D.正面战场抗日进入高潮
            • 3. 抗日战争时期,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战略部署的是下列哪一战役
              [     ]

              A、台儿庄大捷   
              B、平型关大捷  
              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
            • 4. 音乐不仪是生命中流动的旋律,它还是游走在心海的精灵。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独特,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它更是一部鲜活的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贝多芬,18、19世纪之交德意志著名音乐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他对当时的自由思想很是同情,在作品《爱格蒙特》《菲岱里奥》及《第九交响曲》中都有表现,就这方面而言,贝多芬是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他的作品曾被民众称为“德意志的法国大革命”。
              在《英雄交响曲》创作前发生许多重大事件:1789年标志着封建专制堡垒的巴士底监狱陷落;1799年,拿破仑执政,五年后称帝……这部作品热情讴歌了在“自由、平等、博爱”旗帜下实现的法国革命,标志着欧洲音乐历史中具有重要社会政治意义的题材第一次进入交响乐这个音乐体裁的领域。

              (1)作为音乐家,贝多芬重要的贡献有哪些?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民众称贝多芬的作品为“德意志的法国大革命”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创作于1939年3月。其第七部分是“保卫黄河”:
              (朗诵词)
              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多声部合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这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作品表现了在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2)结合材料说明该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英雄交响曲》和《黄河大合唱》各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这两部优秀交响乐的共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     ]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清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 6. 被周恩来称为“全国军人楷模”的抗日英雄牺牲于 
              [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枣宜会战 
              D.百团大战

          • 7.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材料表明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     ]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B.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