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在当年的综合战果报道中指出:“敌大半为中共军,与蒋军相反,在本年交战1.5万次中,和中共的作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200万敌军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在我方所收容的19.9万具敌遗体中,中共军也占半数。”这表明

              A.国民党正面战场连续溃败
              B.国民党放弃了抗战
              C.日本灭亡中国计划被粉碎
              D.敌后战场作用重大
            • 2.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解放
              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C.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
              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 3.

              有人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此战役应是

              A.平型关战役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 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出现过两次严重的挫折。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想结合,领导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出现的两次严重挫折是什么?(4分)

              (2)中国共产党为挽救危机召开了哪两次重要会议?(4分)此后中国革命经历了哪两大时期直到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分)

              (3)201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4华诞,由以上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

               

            • 5.

              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D.鼓舞了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 6.

              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了抗战以来首次大捷,主要是配合了正面战场的(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 7.

              在中国近代史上,为抵抗列强侵略,捍卫民族尊严,中国军民谱写了一首首悲壮诗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郑观应《闻大东沟战事感作》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诗描述了中日之间哪一年爆发的哪一战役?指挥“致远杀贼”的是哪位爱国将领?(3分)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邱逢甲《春愁》

              (2)指出邱逢甲创作此诗的历史背景。(1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与邱逢甲一起参加反割台斗争的爱国志士。(2分)

              材料三 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抵抗,特别注意确保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国军作战指导计划》(1937年)

              (3)为实现材料三中“确保山西”“力保淞沪要地”的目的,国民政府分别组织了哪些重大战役?(2分)这些战役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如何?(2分)

              材料四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毛泽东《祭黄帝文》(1937年)

              (4)材料四中的“民族阵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场“坚决抵抗”的战争在近代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的地位和历史意义。(3分)

               

            • 8.

              中国民国三十五年三月二十九日牡丹江日报刊登:联合中学女子部招考初中及高中新生若干名。年龄十三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意欲考入者,务于四月五日以前到校务课报名,同时于四月六日在联合中学教室开始试验。关于以上材料表述错误的是                         

              A.这所学校就是今天的牡丹江一中的前身
              B.从报纸可以得到入学报名的时间、地点
              C.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
              D.当时学校是完全高中,体现男女平等精神。
            • 9.

              下图所示历史文物或历史文献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历史见证,根据其所反映的历史阶段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0.

              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