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46年10月10日,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梁漱溟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     ]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 2. 下图是一幅题为《重点攻势》的漫画,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B.使我军逐步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推翻了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
            • 3. 抗战胜利后,上海沪江大学对学生进行了关于中国内战的相关调查。结果如下:


              这不能说明


              [     ]


              A、学生的政治预见能力有限
              B、和平是当时人民的最大愿望
              C、国统区民众对南京国民政府抱有一定的幻想
              D、国共内战是违背民意的非正义战争
            • 4. 1948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国民党内弥漫腐化和反动势力,已是尽人皆知,我现在主要担心的是通过对他们(民盟等民主力量)的鲁莽迫害,政府将进一步使自己丧失名誉。”材料表明其实际对华立场是
              [     ]

              A.仍然不放弃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B.开始倾向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C.建议美国政府放弃对国民党的支持
              D.希望由其他党派来取代国民党
            • 5. 下列是两则反映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民主建设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材料二 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耕者有田风俗美,人民专政地天宽。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一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说明两个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在当时各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