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该图四条曲线反映了近代中国四种经济力量的发展趋势,其中最能体现时代进步潮流的经济形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2.

              以下对中国民族工业在近代发展缓慢的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欧美列强的压制
              B.中国实业家的能力有限
              C.清政府对民族资本缺乏政策保护
              D.各级官吏敲诈勒索
            • 3.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两次高潮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政府的支持
              B.有利的国际环境
              C.社会性质的改变
              D.民族独立的实现
            • 4.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

              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

              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 5.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理想在实践中屡屡受挫,根源是 

                  A.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决定的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C.封建势力的束缚                   D.外国资本的挤压

               

            • 6.

              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在2、3、5、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确的一组是

              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
              B.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日益萧条、萎缩
              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
              D.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
            • 7.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农轻商
            • 8.

              以下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
              B.始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
              C.从诞生之初就具有两面性
              D.最初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
            • 9.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

              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

              张謇对社会教育也比较重视,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馆)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更俗剧场是新式建筑,舞台上除演员别无闲杂人员出现,台下禁止吐瓜子壳和乱扔果皮,确实起来移风易俗作用。

              ——《中国近代工商人物志》第一册

              材料二  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绽(应为“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绽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绽,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

              ——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

              材料三  归根到底,在近代中国决定和承担近代化任务的主要载体都是中国的资产阶级。

              ——林家有《孙中山的革命观——兼论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历史贡献。(3分)

              (2)据材料二,指出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这反映了中国当时流行的什么思潮?(3分)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论证材料三的观点。(10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0字左右)

               

            • 10.

              (25分)

              铁路是各国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交通运输的骨干。铁路建设的发展,关系到各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集股总以华股获占多数为主,不得已而附搭洋股,则以不逾华股之数为限,具禀时须声明洋股实数若干,毫无遁饰字样,并不准于附搭洋股外另借洋款以杜蒙混而慎名。实倘有蒙混开办,一经查实随时注销撤办;华人请办铁路,如系独立资本至五十万两以上,查明路工实有成效者,由臣部专折请旨给予优奖以资鼓励。其招集华股至五十万两以上者,俟路工告竣即按照臣部奏定十二等奖励章程核办;无论华公司附搭洋股者,洋公司附搭华股者,地方官均应一体保护,惟不得干预公司办事之权。至公司遇有亏蚀,应悉照中国国家所定条律办理,国家例不偿补。

              ——清政府1903年《商部重订铁路章程》

              材料二  第3条  受本法条款管辖的任一公用承运人,对任何特定的个人、商社、企业、公司或地方,或任何特种运输,不论在任何方面给予任何不正当或不合理的特殊优惠或利益,……或不合理的损害或不利,均是违法的。

              第5条  受本法条款管辖的任一公用承运人,与任何其他公用承运人或承运人就不同和竞争性铁路的货物的联营缔结任何契约、协议或联合,或就这种铁路的净利润的总量或部分进行分配,均是违法的。

              第12条  所创立的(州际商务)委员会(注:委员们由参议院建议和同意,由总统任命)有权调查受本法条款管辖的所有公用承运人的经营、管理情况,并使它知道其运营的方式和方法,……

              ——美国1887年《州际商务法》

              材料三  合资建设铁路要坚持“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在兼顾中央和地方、国家和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投资各方按投资比例共担风险、分享利益;国家对合资铁路实行特殊运价,并给予其他必要的优惠政策;合资铁路公司要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偿本息和自我积累。

              ——1992年《国务院关于发展中央和地方合资建设铁路意见的通知》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美政府对于铁路业规定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的不同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合资建设铁路的政策。(10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