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是近代中国的三部法律文件。

              法律是特定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部法律文献中任选两部对此观点进行论证。
            • 2.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 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大生纱厂名称由來最貼近于近代以来的(  )
              A.马克思主义经济观
              B.重商主义
              C.凯恩斯主义经济观
              D.民生主义
            • 3.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年、1896-1911年、1912-1914、1914-1918年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下列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
              A.4.6 个
              B.2.5 个
              C.3 个
              D.0.55个
            • 4.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消费资料的工业产值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比重逐年下降
              B.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D.在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 5.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根本原因是:

              A.“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
              B.科技水平严重滞后
              C.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国家
              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 6.

              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 7.

              我国近代著名的烟草品牌“红金龙”香烟的烟盒上写着:“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卮矣。”由此可以看出(    )

              ①争尝异味乃人之普遍心理

              ②反映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③为追求利润而不惜欺骗国人

              ④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8.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互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知新旧之不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材料显示:(   )

              ①原材料价格受一战影响大涨

              ②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机遇

              ③一战中重工业与轻工业同步发展

              ④技术与管理也关系到民族工业的兴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9. 读图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趋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社会为面粉业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B.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的第~大工业
              C.面粉出口的增长得益于欧洲对面粉需求量的增加
              D.南京国民政府保护工商业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投资面粉业
            • 10. 经济发展与时代变迁密切相关。
              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基本状况表
              类别工矿、纺织铁路运输
              数量18个364公里
              投资额1545.7万元1250.9万元
              (1)结合所学,指出清政府上述活动的目的;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
              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是近代建立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0世纪30年代,“因爱国运动之激昂”,并使用较为廉价的法国、日本毛纱为原料,该厂生产的薄哔叽价格不高,产品销售遍于南北。“军政机关之制服材料,亦纷纷采用,深为满意。具见以国货替代外货,已成全国一致之倾向”。
              --据刘光用《企业大王刘鸿生》整理
              (2)根据材料,概括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发展的原因。

              (3)结合所学,分析在A和B两个年代出现如图所示投资率状况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