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

              工业资金

              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

              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

              新增资本

              /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 500

              16.7

              750

              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3分)

              (2)依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3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2分)

               

            • 2.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民族工业发展柱状图(仅统计创办资本在万元以上的企业)

              ——依据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的数据编制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重新全面厘订了经济法规……在1928~1936年间所颁布的有关经济问题的法规约有500项之多……适度鼓励改进生产技术,发展民办实业是南京政府经济政策的新动向之一……使这一时期的民营经济在前一时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虞和平《以国家力量为主导的早期现代化建设——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黄金时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 3.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

              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

              张謇对社会教育也比较重视,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馆)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更俗剧场是新式建筑,舞台上除演员别无闲杂人员出现,台下禁止吐瓜子壳和乱扔果皮,确实起来移风易俗作用。

              ——《中国近代工商人物志》第一册

              材料二  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绽(应为“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绽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绽,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

              ——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

              材料三  归根到底,在近代中国决定和承担近代化任务的主要载体都是中国的资产阶级。

              ——林家有《孙中山的革命观——兼论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历史贡献。(3分)

              (2)据材料二,指出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这反映了中国当时流行的什么思潮?(3分)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论证材料三的观点。(10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0字左右)

               

            • 4.

              (25分)

              铁路是各国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交通运输的骨干。铁路建设的发展,关系到各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集股总以华股获占多数为主,不得已而附搭洋股,则以不逾华股之数为限,具禀时须声明洋股实数若干,毫无遁饰字样,并不准于附搭洋股外另借洋款以杜蒙混而慎名。实倘有蒙混开办,一经查实随时注销撤办;华人请办铁路,如系独立资本至五十万两以上,查明路工实有成效者,由臣部专折请旨给予优奖以资鼓励。其招集华股至五十万两以上者,俟路工告竣即按照臣部奏定十二等奖励章程核办;无论华公司附搭洋股者,洋公司附搭华股者,地方官均应一体保护,惟不得干预公司办事之权。至公司遇有亏蚀,应悉照中国国家所定条律办理,国家例不偿补。

              ——清政府1903年《商部重订铁路章程》

              材料二  第3条  受本法条款管辖的任一公用承运人,对任何特定的个人、商社、企业、公司或地方,或任何特种运输,不论在任何方面给予任何不正当或不合理的特殊优惠或利益,……或不合理的损害或不利,均是违法的。

              第5条  受本法条款管辖的任一公用承运人,与任何其他公用承运人或承运人就不同和竞争性铁路的货物的联营缔结任何契约、协议或联合,或就这种铁路的净利润的总量或部分进行分配,均是违法的。

              第12条  所创立的(州际商务)委员会(注:委员们由参议院建议和同意,由总统任命)有权调查受本法条款管辖的所有公用承运人的经营、管理情况,并使它知道其运营的方式和方法,……

              ——美国1887年《州际商务法》

              材料三  合资建设铁路要坚持“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在兼顾中央和地方、国家和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投资各方按投资比例共担风险、分享利益;国家对合资铁路实行特殊运价,并给予其他必要的优惠政策;合资铁路公司要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偿本息和自我积累。

              ——1992年《国务院关于发展中央和地方合资建设铁路意见的通知》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美政府对于铁路业规定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的不同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合资建设铁路的政策。(10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