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原因是什么?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以往相比主要的变化是什么?简述中华民族严重危机的表现。
            • 2.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早期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20世纪初兴起留日热潮。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19世纪中期。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地位大幅提高的背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农民工”群体在1978年后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1)“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据此回答: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了什么理论?掀起了哪些重大的革命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论创新来自于社会实践。”据此回答:在改革开放新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取得的理论创新的成果是什么?这些理论成果可证明的现实实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在新时期理论成果的指导下要达到什么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概括指出在19世纪中叶至1919年的近代化历程中,中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构成以及教育、科技诸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20世纪开始后,中国开始了艰难的复兴之路。
              粱启超认为中华民国前十年的发展“已经可观”,为民族复兴打下了基础。
              (1)请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写道,自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0%和3%左右,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6%。

              中国1952——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绘制)

              (2)1953——1983年这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整体很快,中间也经历几次波折。请从下列两个问题中任意选择一个作答。
              I、结合史实,概括中国在时期I的经济发展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结合史实,概括中国在时期Ⅱ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2014·四川文综·14)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4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事物(部分)
              材料二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根据材料二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4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
            • 7. (2014·四川文综·14)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4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事物(部分)
              材料二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根据材料二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4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