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弊。由是尽丧其资,……而胡氏一蹶不振。”这说明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传统势力阻挠破坏
              B.外国资本主义恶性竞争
              C.胡氏资金少经营规模小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 2. 买办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嘉庆年间(1796年至1820年)两广总督百龄说:“查夷商所需食用等物,因语言不通,不能自行采买,向设有买办之人。……由澳门同知发给印照,近年改由粤海关监督给照。……(外商)如敢于买办食物之外,代买违禁货物,及勾通走私舞弊,并代雇华人服役,查出照例重治。”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均听其便。……其随意雇觅跟随、买办、通事均属合法。”--据《粤海关志》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前后买办发生了哪些变化?
              材料二在历史研究中,买办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他们中产生过吴健彰、杨坊那样由买办起家,积资捐官的人。在五六十年代之交,这一类人不仅在经济上活跃(如洋务运动重要人物唐廷枢等),而且在政治上活跃,是苏南“借师助剿”以抗太平天国的始作俑者。由于他们与西方人贴附得太紧了,便在不知不觉中显出了奴态j……但买办中还有另一部分人,例如郑观应、徐润,以及后来的虞洽卿,他们受雇于洋行,操买办之业而握有最多的货币一而后,他们又投资或主办独立的近代工商企业,同包括外国资本在内的其他企业争利于市。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买办的历史作用。
            • 3. 道光二十七年《贸易章程》规定,瑞典、挪威等国在华领事馆所用度量衡均以粤海关定式为准。咸丰八年通商条约规定:海关度量衡以英国和法国两种定式为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中国的海关自主权遭到破坏
              B.西方逐步取得国际贸易主导权
              C.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侵略要求
            • 4. 20世纪初英国《泰晤士报》称上海是“模范租界”并提供了下面表格数据:以下解读表格材料正确的是(  )
              1892年       1902年
              外国人口4020       7300
              清国人口       198000      400000
              帝国海关收入    6371532海关两    10814077海关两
              A.“模范租界”实际上应是通商口岸
              B.外国人口增加改变了人口的结构
              C.海关税收成为清政府的主要来源
              D.上海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殖民地
            • 5. 材料一  (按:1903年,清政府对于铁路业的规定进行了相关的改革,出台了《商部重订铁路章程》)
              集股总以华股获占多数为主,不得已而附搭洋股,则以不逾华股之数为限,具禀时须声明洋股实数若干,毫无遁饰字样,并不准于附搭洋股外另借洋款以杜蒙混而慎名。实倘有蒙混开办,一经查实随时注销撤办;华人请办铁路,如系独立资本至五十万两以上,查明路工实有成效者,由臣部专折请旨给予优奖以资鼓励。其招集华股至五十万两以上者,俟路工告竣即按照臣部奏定十二等奖励章程核办;无论华公司附搭洋股者,洋公司附搭华股者,地方官均应一体保护,惟不得干预公司办事之权。至公司遇有亏蚀,应悉照中国国家所定条律办理,国家例不偿补。
              --清政府1903年《商部重订铁路章程》材料二  (按:美国1887年订立《州际商务法》,对于铁路业的规定进行了相关的改革)
              第3条 受本法条款管辖的任一公用承运人,对任何特定的个人、商社、企业、公司或地方,或任何特种运输,不论在任何方面给予任何不正当或不合理的特殊优惠或利益,……或不合理的损害或不利,均是违法的。
              第5条 受本法条款管辖的任一公用承运人,与任何其他公用承运人或承运人就不同和竞争性铁路的货物的联营缔结任何契约、协议或联合,或就这种铁路的净利润的总量或部分进行分配,均是违法的。
              第12条 所创立的(州际商务)委员会(注:委员们由参议院建议和同意,由总统任命)
              有权调查受本法条款管辖的所有公用承运人的经营、管理情况,并使它知道其运营的方式和方法,……
              --美国1887年《州际商务法》(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清政府和美政府对于铁路业规定的异同。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近代中美政府改革铁路业规定的不同背景。
            • 6.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鸦片战争后,中国土布市场遭受洋布冲击,主要是因为(  )
              A.洋布美观
              B.洋布数量剧增
              C.洋布价格低廉
              D.洋布工艺水平高
            • 7. 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棉布的进口量增加了27%.到90年代出现了“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二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布物美价廉
              B.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中国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
              D.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 8. 读《1871年和1881年中国棉纺织品进口数量统计表》,该表反映出19世纪七八十年代(  )
              1872年1881年增长率(%)
              棉纱(万担)517.2244
              棉布(万匹)1224.11493.122
              A.棉纺织品是西方输华的主要商品
              B.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在不断增加
              C.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幅提高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
            • 9. (晚清)欧阳昱的《见闻琐录》记载:“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而夷人阴谋幻诈之心,尤为甚焉者。茶有二三春,近日茶商多逡巡不前,夷见头春茶至者少,由故倍其值以买之……”此段材料说明(  )
              A.中国茶叶以质优价廉占领市场
              B.外商操纵中国茶叶市场
              C.民族资产阶级向外商妥协
              D.茶商与外商进行价格战
            • 10. 1884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日本、印度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致华商连年折阅。……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这说明(  )
              A.中国开始出现以出口为目的商品性农业
              B.商品经济开始延伸到农村
              C.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D.中国农业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