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洋务企业惧怕民资企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 2.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影响是

              A.是中国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
              B.与西方国家入侵无关
              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
            • 3.

              1895年7月19日清政府发了一道上谕:“迭据中外臣工条陈时务……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各矿、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大约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此应及时举办。”以下对该上谕的解读正确的是(    )

              (1)该上谕发布的背景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

              (2)表明清政府对民族资本的政策由压制到放宽

              (3)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独立发展的机会 

              A.(1)(2)(4)
              B.(2)(3)(4)
              C.(1)(4)
              D.(1)(2)
            • 4.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 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四  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以上材料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早期中国民族企业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三、四归纳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分别面临着怎样的阻力?(8分)

              (3)说明造成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上述处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 5.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用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 6.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
            • 7.

              1895年,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筹办大生纱厂。1898年,张謇通过两江总督刘坤一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20400锭领回,作为官股,“按年取息,不问盈亏。”次年春开始生产。厂区周围是产棉区,原料廉价。据此材料分析,下列不是大生纱厂兴起条件的是(  )

              A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B封建政权的暂时支持

              C周边社会条件的优越   D 外国资本的大力支持

               

            • 8.

              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表。我们由此统计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
              B.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成长
              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
            • 9.

              1895年,甲午状元张謇毅然挂冠从商,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筹办大生纱厂,1899年,开机生产。下列有利于大生纱厂创办的因素有

              ①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 

              ③君主立宪制度实行,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0.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并不是在封建社会母体中逐渐孕育而启动的,而是在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威胁和侵略下,被迫中断自身历史的发展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而开始由传统向近代化转变。“不是在封建社会母体中逐渐孕育而启动的”说明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点是(  )

              A.外源性
              B.地区差异性
              C.艰巨性和不彻底性
              D.殖民化与社会转型同步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