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研究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事务,必须从1929 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入手。这次危机主要殃及先进工业国家……中国贸易从来没有超出国际贸易总额的一个很小份额,而外国在中国的投资,与在日本或在欧洲国家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作为一个以白银作为法定货币经济的国家,中国起初没有受到工业国家间危机的影响。……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外贸量在1929—1930 年之间保持稳定,而在1930—1931 年之间则增长20%以上,1929 年,新的关税税则生效——这是国民政府采取断然外交政策的产物——海关税收增加了一倍多。此外,1930年后改以黄金代替白银征收进口税,使政府从国际市场银价波动的影响中解救出来。……在工业国家正经历严峻的苦难时,上述种种导致了相对的稳定感……。

              ……按日本改革派——陆军军官、右翼反对派、某些知识分子以及通常对领导不满的人——的观点,……如果日本要继续作为一个能生存下去的国家,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似乎就是大胆地将中国置于日本的彻底控制之下。……这一过程开始于19 世纪末,而日本的几代人逐渐认为这种控制是必要的。然而这种支配势力有许多因素。一个是军事和战略的,与日本的实力与其他强国实力的对比有关。他们认为中国之所以重要,并不在于它自己有权利成为一个军事强国,而在于它可能成为日本面临的潜在敌人,特别是俄国的一个基地。第二个是地理和经济的,反映了一个缺乏自然资源和完全依赖外贸的国家的生存条件。很简单,中国曾经是大豆、铁、棉花和其他货物的主要供应者,同时还是占日本出口总量1/5 到1/4 的市场。第三个因素更多是心理和文化的。日本人认为,作为一个曾成功地进行自我变革来领导其邻国,特别是中国,走向类似的变革道路。最后,也许比上述因素更为重要,是国内因素:以这样的方式来理解国内与国外事务之间的联系,要求强硬的外交政策只不过是重新调整国内社会和政治优先事项的运动的反映。…… 

              ——材料摘自《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在世界经济危机出现时拥有相对稳定感的原因。(12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日本改革派解决危机的办法。(12分)

               

            • 2.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于1931年9月放弃金本位,中国货币对英镑的汇率大幅度上升。中国与欧洲的生丝贸易以英镑结算……10月,这些市场的交易开始缩减。

              ——徐新吾《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

              (1)结合所学分析英国为什么要放弃金本位?这种做法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材料二  中国今日根本之危机,全在经济之残破。以致国民生活日益困穷,而民族之命运,亦因之岌岌危殆,不能生存于二十世纪之今日。 

              (四)提倡征工  赞助政府实施征工制度,鼓励民众参加义务劳动。尤以开发交通道路,修治水利,培植森林,开辟垦地为征工之基本工作。 

              (五)促进工业  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一面设立劳资调节机关。遇有劳资纠纷,经以公平调处。并须赋予机关以最后强制执行之权,借以保障企业之安全与劳动工作。

              (八)调整金融  鼓励民间之储蓄,活泼资金之融通,由政府执行健全货币政策与汇兑政策,而人民衷诚拥护之。     

              ——蒋介石《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1935年) 

              (2)为了应对经济危机,中美两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罗斯福新政在内容及本质上的相似之处。(5分)

              (3)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走出了大萧条,为什么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却没有给中国带来繁荣富强?(4分)

               

            • 3.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

              A.迈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 4. 1913年张謇发表《宣布就部任时之政策》一文,对其一贯倡导之棉铁主义加以抒发,特别是:“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计所获益,良非浅鲜”。材料表明张謇
              ①主张发展实业,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方面②看到了民族资本发展的局限性
              ③倡导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④力主对外开放,实现实业救国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5.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两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

              A.国际环境有利  
              B.民族独立实现  
              C.社会性质改变  
              D.政府大力支持
            • 6.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比较贴切
              [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北风卷地百草折
            • 7. 下图为民国初年南洋烟草公司的营业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市场
              ④公司艰苦创业,经营有方
              ⑤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③⑤
            •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厂的情况

              材料二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单位:家)

              ——根据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提供的统计数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面的三则材料,分析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这种工业发展的特点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下表是一个时期里我国面粉出口情况(单位:担)


              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表中数据的变化的主要原因,可以得出的判断有:
              ①中国小麦产量迅速增加②海外市场对小麦的需求增加
              ③国际市场粮食供应商减少④中国小麦种植技术或面粉加工技术迅速提高

              [     ]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 10. 下图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


              A.清政府暂时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一战”期间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
              D.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市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