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以下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有铁路发展概况表。据此,能够说明的信息的是:
              ①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②说明中国人已逐步胜任铁路的独立管理
              ③铁路发展迅速源于辛亥革命掀起的收回路权运动④收益率不断下降说明洋人加剧了与中国政府的竞争


              [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2. 清末有人说:“吾之乘电车也,非节费也,实以腕车(人力车)之以人代马,心有不忍,不欲同人道于牛马耳。且光阴宝贵,取其捷也。”依据材料分析,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有
              ①近代工业的发展②人权与平等思想的影响③节省时间的考虑④晚清政府提倡移风易俗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3. 下表是《上海研究资料》记载的1889年和1926年上海外白渡桥通行的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该表反映了近代上海:
              ①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②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③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④传统的交通工具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4. 下图为1881年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当时清政府以机车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由,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被称为“马车铁路”。这条铁路应该是

              [     ]

              A.唐胥铁路
              B.淞沪铁路
              C.粤汉铁路
              D.沪宁铁路
            • 5. 上海市民从交通工具的变迁中最早体验到生活的现代化。他们乘坐的交通工具依次发生变化的是
              ①火车②电车、汽车③轮船④飞机
              [     ]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 6.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
              材料一 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     

              去东北的木船

              小火轮船

              农用独轮车

              胶济铁路上的客车

              材料二 朱家三子朱传杰成长为一个青年商人,最初经营一家货栈,后逢张作霖父子实行“整军精武,励精图治”的政策,开矿山、修铁路蔚然成风。受此影响,他瞒着父亲抵押了朱家经营的“山东菜馆”,又联合当地山东和热河商家共同集资兴办了“山河煤矿”,成为煤矿的总经理……日本财团森田物产对“山河煤矿”垂涎已久,对朱家威逼利诱、巧取豪夺,最后夺取了山河煤矿的控股权。九一八事变爆发,哈尔滨沦陷在即,国难当头,朱传杰被迫忍痛炸掉煤矿,刚刚开业的煤矿昙花一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分析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交通的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     ]

              A.“男女杂座,不以为嫌”
              B.“如果华人马车从后面赶超洋人马车,即以违章处理”
              C.“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
              D.“华人之坐马车,大率无事之人居多,故马车若专为游观而发”
            •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绪六年(1880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讹骇”,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称:“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难可以体味。
              材料二 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千米,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200千米,仅占14%。
              材料三 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所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建设。
              材料四 据袁昶估计,庚子(1901年)前后,仅顺天府属州县的穷民之中,“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万余人以上。
              材料五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一如它们所有的经济扩张活动,“完全是被极卑微的利益驱使”(马克思语)。俄国外交大臣维特揭示列强争夺铁路的奥秘时说:“欧洲列强十分清楚,在中国保障经济势力的有力方法之一是把铁路修筑权抓在手里。”
              ——上述材料均摘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五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特点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兴建铁路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中可以获取的有效信息,谈谈你对中国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廷天朝大国思想根深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 10. 下图上的标题是“吴淞火轮车”,有关这幅图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     ]

              A.国人最早打造了上海交通
              B.说明近代交通在中国出现
              C.这有利于中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D.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扩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