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胶济铁路是德国在1904年修建而成,沿线村镇“虽僻处乡曲,亦各有其重要地位”。如益都杨家庄,铁路未通前,乃一偏僻小村,“固无商业可言”,修通铁路后,这个仅有60余户的村庄,就兴起了大小商号20家。这说明

              A.德国侵略山东有独霸中国的野心
              B.列强的侵略已经深入到中国内地
              C.铁路的修建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
              D.外国经济侵略具有客观进步作用
            • 2.

              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奠定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前夕
              C.民国建立以后
              D.新中国成立后
            • 3. 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该诗反映了( )
              A.近代人们思想的变化
              B.西方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
              C.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D.西方饮食文化传入对中国传统食俗的影响
            • 4.

              1924年12月,北京开通有轨电车。民间竹枝词写道:“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能够印证新式交通工具( )

              A.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B.取代了原有的出行方式
              C.推动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5.

              民国元年,天津居民出行的代步工具有可能是( )

              ①自行车   ②有轨电车  ③公共汽车   ④地铁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④
            • 6.

              20世纪初期,上海电车头等车厢票价铜元4枚,二等车厢全程铜元2枚,半程仅需1枚,比当时人力车一里路需8枚铜元的车资还要低廉得多,即使一般下层劳动者也能接受,因而大受人们欢迎。这有助于

              A.区域性人口流动
              B.近代交通工具的普及
              C.火车在全国推广
              D.实现市民身份的平等
            • 7. 近代中国道路同行规则是源于英法联军在中国制定并实行的《租借规程》中载明的条文:车辆通行时必须靠路左。1945年左右,蒋介石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把靠左通行改为靠右通行,并特地发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交通规则《城市交通规则》。这在本质上说明近代中国( )
              A.被动学习西方文明
              B.交通规则最早出现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交通的发展带有殖民主义色彩 
              D.交通工具发生根本变化
            • 8.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可以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不包括的是( )

              A.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B.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沟通
              C.加强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交流
              D.促使人们纷纷涌向大城市居住
            • 9. 下表出自《交通杂志》(1935年1月)。这一对比研究可以用来说明

              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单位:分)

              A.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
              B.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
              C.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条件
              D.近代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 10.

              19世纪70年代,上海有人写了一首《咏火轮车》的竹枝词:“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这首竹枝词不能反映的是

              A.新旧交替时期的认知
              B.上海人的自豪感
              C.近代交通工具的快捷
              D.交通运输业发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