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表,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结论是

              A.西方科技传人中国后,最早应用在上海
              B.中国引进的西方技术都是实用性技术
              C.中国近代化呈现明显的地域不平衡
              D.中国工业革命吸收了西方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2.

              (16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1年,北洋大臣李鸿章主持建成唐山至胥各庄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1895年后至清末的十几年间,中外官商陆续修建了多条铁路,出现了第一次铁路建设高潮。到1911年全国已有铁路近万公里。

              一一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第一次铁路建设高潮出现的原因。(6分)

              材料二  甲午战后,兴修卢汉铁路(卢沟桥至汉口)成为清政府的国策要政。在财政入不敷出的困难局面

              下……借洋债成为卢汉铁路的主要用款来源。……尽管该合同在路权方面存在着不少弊端,但在当时的历

              史条件下,卢汉铁路的兴建利大于弊。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p181—184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借洋债”修建卢汉铁路“利”与“弊”(6分)。

              (3)过去史学界在对待近代中国铁路的修建方式上,一向批判官办,肯定商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4分)

               

            • 3.

              我们在欢庆青藏铁路通车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光绪六年(1880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之行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可以体味。步履之艰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人自建铁路遭到落后势力的强烈反对

              ②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投资兴建铁路并控制了中国的铁路兴建权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

              ④地主阶级洋务派拒绝引进西方生产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4.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A.电话
              B.电子邮件
              C.邮寄信件
              D.电报
            • 5.

              19世纪末,上海的《字林西报》报道了美国研制“飞船”的新闻,由于报纸上并没有“飞船”的照片或图像,《点石斋画报》的画师把“飞船”画成一只“带有4只鸟翼的船”。从上述材料中,我们能够得到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近代中国的绘画受到了注重写实的西洋画法的影响

                B.当时中国人对西方科技的认识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C.近代中国的航空事业在西方影响下拉开了序幕

                 D.近代中国的一些报刊具有时效性足、可看性强的特点

               

            • 6.

              下图是电视剧《闯关东》朱开山(义和团失败,朱开山走上闯关东之路,在广袤荒凉的土地上和妻子儿女们白手起家,一路拼搏,最后一举成为哈尔滨重工业富商)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据此,对晚清的经济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新旧交通工具并存,体现了晚清社会受工业文明的冲击

              B.中国民族工业一定程度推动近代人民的出行生活新变化

              C.近代列强的侵略加剧中国社会的贫穷落后

              D.在近代社会转型中,中国社会经济以民族经济占主导地位

               

            • 7.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有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天气预报

              1856年

              1873年

              1939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汽车

              1883年

              1901年

              1928年

              无线电

              1896年

              1909年

              1928年

              ①中国科技近代化具有不平衡性   ②中国吸收了两次工业的一些革命成果

              ③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实用技术   ④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力。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下列职业在中国出现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汽船船长—空姐—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
              B.汽车售票员—汽船船长—火车司机—空姐
              C.汽船船长—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空姐
              D.汽车售票员—空姐—汽船船长—火车司机
            • 9.

              该图为上海造币厂2004年铸造的上海铁路博物馆纪念章,图案为130多年前淞沪铁路上运行的“先导号”机车。选择此图案是为了纪念

               

               

              A.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
              B.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条铁路
              C.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奠定
              D.中国的第一条干线铁路顺利通车
            • 10.

              近代中国自行设计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                             

              A.唐胥铁路
              B.上海吴淞铁路
              C.北京颐和园铁路
              D.京张铁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