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渗之灾易招”;火车飞行,“路稍有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偈议。

              材料二: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建设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铁路的修筑权。1900-1905年间铁路总体发展为三千二百哩,除全长201公里的京张铁路为本国修建外,其余铁路均为外国持有部分股权下所修建。

              阅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铁路发展面临的困难。(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我国铁路发展的基本状况。(4分)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尽管困难重重,我国铁路建设仍然有一定的发展,分析发展的原因。(4分)

               

            • 2.

              (16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1年,北洋大臣李鸿章主持建成唐山至胥各庄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1895年后至清末的十几年间,中外官商陆续修建了多条铁路,出现了第一次铁路建设高潮。到1911年全国已有铁路近万公里。

              一一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第一次铁路建设高潮出现的原因。(6分)

              材料二  甲午战后,兴修卢汉铁路(卢沟桥至汉口)成为清政府的国策要政。在财政入不敷出的困难局面

              下……借洋债成为卢汉铁路的主要用款来源。……尽管该合同在路权方面存在着不少弊端,但在当时的历

              史条件下,卢汉铁路的兴建利大于弊。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p181—184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借洋债”修建卢汉铁路“利”与“弊”(6分)。

              (3)过去史学界在对待近代中国铁路的修建方式上,一向批判官办,肯定商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4分)

               

            • 3.

              (37分)阅读下列中外交通史的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板块一  古代城市交通管理

              (1)据上表内容,概括中国古代中后期城市交通管理的特点。(4分)

              板块二  近代城市交通与公共秩序

              《上海洋场竹枝词》:“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谁说中华生命重,噬人虎口日增加。”“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

              《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载:“过往车轿必须靠马路左侧通行;独轮车必须在马路左侧紧靠人行道通行,不准乱窜。”

              (2)以上竹枝词反映了当时中国城市交通出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于哪一类城市?据上述两则材料,指出采取的解决办法。(10分)

              板块三  近现代铁路建设与发展嬗变

              19世纪后期四国铁路里程统计表(单位:千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等

              (3)据以上统计表,比较19世纪后期中外铁路建设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据图与《南昌铁路局史志》材料,概述福建铁路建设的发展变化。(14分)

              板块四  综合探究交通发展的轨迹

              (4)综合以上材料,简要总结我国交通管理与建设的发展史,并说明交通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9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