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 2. 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各种穿越剧、抗日神剧和历史偶像剧轮番上演,一些影视作品中的雷人情节严重干扰了广大观众的正确历史观的形成,请从历史的角度看看,下面哪些影视剧中的场景是不可能发生的 ①女主角欢天喜地的向康熙皇帝展示自己的无袖旗袍 ②中共地下党员用电报向同伴传递日军情报 ③一对年轻人身穿列宁装和布拉基(连衣裙),唱着欢快的苏联歌曲去剧院看“样板戏” ④一位刚来深圳特区打工的年轻人从互联网得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消息,毅然返乡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3.

              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
            • 4.

              近代航运业在坎坷中发展,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

              A.清政府不重视
              B.列强的联手压价和排挤
              C.中国科技落后
              D.发展航运业利润不高
            • 5.

              下列关于近代交通和通讯的发展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A.1872年,外商乘火车从吴淞到上海做生意
              B.1865年,留美学生向家人发来电报报平安
              C.1900年,上海商人打电话报消息
              D.1915年,北京居民乘坐飞机到达武汉
            • 6.

              风雨苍黄,百年沪宁!沪宁铁路沉淀了中国近现代史上铁路的百年光阴,1908年4月3日的《申报》曾报道:“沪宁铁路开车典礼”;“沪宁铁路告竣,定于三月初一日(即阳历4月1日)开车。全路通行镇道刘观察亲至京岭下总车站举行开车典礼式。中西官绅到者甚多,颇极一时之盛。”这一材料说明了

              A.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加强了南京和上海的联系
              B.沪宁铁路标志着中国交通工具近代化的开始
              C.在学习西方过程中,民生事业也走向近代化
              D.民国时期铁路建设有了较大进展
            • 7.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该表反映了上海      (    )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网]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是2天平均所得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成为汽车制造业的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