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说《春蚕》中描写道:“她(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以后,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小火轮成为通用的交通工具
              C.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2.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3.

              近代中国有人评论:“或疑公趋重官营事业,亦进夺民利。不知公主旨在夺外人之力,以塞漏厄而裕民生。”文中“公”“裕民生”的主要活动是(  )

              A创办福州船政局   B创办发昌机器厂  C 创办湖北织布局   D创办大生纱厂

               

            • 4.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英、美、日三国对华贸易变化表(增长率)

              国家

              1895年

              1899年

              1913年

              1918年

              1921年

              英国

               

              11.7%

              11.4%

              8.5%

              11.8

              美国

               

              9.5%

              7.6%

              12.8%

              17.3

              日本

              3%

              11.5%

              19.5%

              38%

              25%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表:

              材料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英、美、日三国在20世纪初期对华贸易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1分)简要指出“初步发展”和“日益萎缩”两个阶段的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

               

            • 5.

              自1868年至1895年,中国棉花出口不断增加,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汉水流域的四大集中种植区。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的发展
              C.农业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农业生产
            • 6.

              一位英国人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中英纺织品贸易矛盾
              B.中英机器进口矛盾
              C.中英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D.中英贸易入超激化矛盾
            • 7.

              外资经济、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同自然经济的关系是

              A.互相依赖
              B.不同程度瓦解自然经济
              C.继承发展
              D.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瓦解
            • 8.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客观上所起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

              A.使中国日益陷入资本主义市场
              B.提供了市场劳动力和技术条件
              C.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D.刺激官僚、商人投资近代企业
            • 9.

              1885年,广东一些手工丝织业者捣毁新式机器缫丝厂,杀死丝厂工人。事件发生后,地方官员派兵查封各处丝厂,理由是“平民不得私擅购置机器。”这说明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官府的歧视 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

              ③清政府重视社会稳定,平衡各方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 10.

              下表反映了甲午战争前中国洋纱输入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断,洋纱的输入

              A.使传统土纱退出了中国市场
              B.标志中国已成为外商原料产地
              C.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D.说明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