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 2.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文化建设,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①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②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走向共和”的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④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黻及。”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

              材料二: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策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备自变法’。”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三: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自信天,不敬神佛忘祖先。……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困难。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斯萧然。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

              请回答:

              (1)三段材料分别代表哪个阶级的主张?(3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相同和不同?(4分)

              (3)材料二、三有何相同的背景和目的?(4分)

              (4)材料二所进行的变发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5分)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请回答:

              (1)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进行革命准备的?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8分)

              (3)革命派为什么没有挖掉“树墩”?何以见得“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6分)

              (4)陈独秀等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4分)

               

            • 5.

              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A.革命史观
              B.进化史观
              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
            • 6.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不能验证上述材料的史实是(   )

              A.李鸿章、左宗棠创办近代企业
              B.康有为等人推动光绪帝变法
              C.李大钊著文宣称“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D.毛泽东在五四运动之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 7.

              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

              A.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后
              B.洋务运动开始之时
              C.洋务运动开展过程中
              D.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
            • 8.
              【题文】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19世纪60年代以后,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继承了抵抗派的“师夷长技”思想,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试比较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的异同点。
            • 9. 【题文】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
              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
              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
              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D.要不要抵制列强的侵略
            • 10.
              【题文】简析“新思想”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