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李大钊
              材料二孔教鼓吹“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吴虞
              材料三 那其实是“吃人的礼教”。                                       
              ——鲁迅
              材料四“分明挂的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而满国中,所以,我们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共和国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国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国招牌,也是挂不成的。……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
              阅读后,请回答:
              (1)李大钊为什么说:“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鲁迅为什么说孔教是“吃人的礼教”? (4)
              (2)材料二“犯上作乱”怎样理解?“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对其民族精神有什么影响?(4)
              (3)材料四陈独秀表明了什么观点?其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什么?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为什么以反孔教为突破口开展新文化运动?(6)
              (4)你怎样认识反孔教的负面作用?(4)
            • 2.
              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
              A.民主共和B.“民主”和“科学”
              C.废除君主制D.实行资产阶级民主
            • 3.
              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他(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B.彻底完成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C.第一次高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 4.
              中西文化论战中,观点异彩纷呈。以后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证明,以下论点中相对客观的是
              A.杜亚泉:“(中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B.李大钊:“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
              C.《新青年》:“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
              D.陈独秀:“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 5.
              “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 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6.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在当时的积极效果是
              A.缓和各种思想的矛盾B.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
              C.吸收消化尊孔复古思想D.使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 7.
              回到1917年5月的北京,你不会看到的是(    )
              A.学校的进步青年热切期盼着下一期的《新青年》B.北京郊区多了不少浓烟滚滚的工厂
              C.一些学堂的孔子画像被涂抹D.报纸上出现十月革命的报道
            • 8.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B.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 9.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所以……开始在社会上运动。……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⑴中国“在器物上感觉不足”的背景是什么?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⑵在“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的三类人当中,材料的作者应属于哪一类?(1分)材料中所说的“在社会上运动”具体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⑶“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的代表人物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其开始标志是什么?(4分)
            • 10.
              下列报刊成为宣马克思主义舆论阵地的是:
                               
              A、              B、           C、              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