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B.工农运动的发展
              C.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
              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 2.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3.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4.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

              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苏联建成杜会主义社会
            • 5.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20多年中,中国出现的救国思潮有(   )

              ①实业救国思潮 ②维新变法思潮 ③民主共和思潮 ④社会主义思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 6.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据此分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文学革命”的目的是

              A.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实现民主共和
              B.促进文化和教育的普及
              C.推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D.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
            • 7.

              陈独秀曾说:“孔教之为国粹之一,而影响于数千年之社会心理及政治者最大,且为当时社会之名产,此均为吾人所绝对承认者”。这表明陈独秀

              A.借孔子名义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B.以理性的态度肯定儒家思想的优点
              C.推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D.对儒家思想存在绝对肯定的看法
            • 8.

              近代某思想家说:“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其思想主旨是

              A.动员工农群众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条件
              B.民主政治的根本条件是让人民当家做主
              C.民众思想解放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条件
              D.推翻反动政府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条件
            • 9.

              费正清认为:“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

              ①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②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③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  ④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⑤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③④
            • 10.

              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②7世纪初期       ③20世纪初期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