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熔铸中西方思想文化精粹而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是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并迅速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岳麓版历史必修Ⅲ

              材料二 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2月和1979年1月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2007年2月7日京西社区

              材料三 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现代化的正确理论。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订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上的报告

              材料四 毛泽东在同周世钊的谈话中,谈了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地结合起来,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于是,大家觉得很有必要给这种思想体系安个名称。“他说:“党中央当时确定把这种正确思想体系叫做‘毛泽东思想’,决不是说‘毛泽东思想’就完全是我一个人的思想。它是包括一班人的正确思想在内的。”……“当然,在这种正确思想体系里面,我的东西可能要多一点。”
              ——陈明新《领袖毛泽东与周世钊》

              材料五 邓小平审阅向十四大作的政治报告稿时,郑重指出:“报告稿中讲我的功绩,一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可以体现以我为主体,但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报告对我的作用不要讲得太过分,一个人、几个人,干不出这么大的事情。”
              ——《<论党>与刘少奇的晚年悲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三民主义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的深刻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代》周刊将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思想与三民主义、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和五说明毛泽东和邓小平体现了怎样的个人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孙中山手书


              图一


              图二


              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规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何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他先后提出了哪两大理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他“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区别和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掌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的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直的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与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就是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打破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强权打破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讲世界主义。”
              (1)材料中的“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分别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为什么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在近代中国,爱国是历史的主旋律,有着丰富的内涵,且主题多,特点鲜明。其中仁人志士反侵略、求民主是近代爱国主义的核心体现。       
              材料一 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1)近代前期,在争取政治民主化过程中“仁人志士”提出了哪些用变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前期中国政治民主化过程有何突出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面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的观点,结合近代中国的历史史实,分析20世纪初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中资料反映的是发生在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事件,请你按其爱国内涵进行归类。(要求:提炼出一个爱国主题,必须涵盖三条及三条以上资料,主题应立意明确;将符合该主题的资料符号标出,资料应选择完整,无遗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 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材料二: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是解决平民百姓的生存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三: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3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的“抓住事物的本质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革命 形势发展的趋势,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的依据。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以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从,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
              材料二 会长为全体之公仆,非为一部分或一人而服务,是故彼虽为一会之长,而非一会之主人翁也。彼以事体之秩序,而纠率会众,使一切皆循公正平等而行。彼维持秩序及额数,如遇秩序紊乱之时,当立呼“秩序!”
              材料三 会员之义务,在能以竭助会长维持秩序。而维持之道,则当从自己始。如在会场,须戒出声,戒旁语,戒走动,并戒一切之能扰乱会场而阻人言听者。
              材料四 大多数者,即过半数也;较多数者,即半数以下之最多数也。……一切社会之职员选举,最少须有一票过半乃能当选,庶几合大多数之常例。
              材料五 非待所有会员轮流讲毕之后,一人不能讲二回。一人所讲,不能过五分钟之久。……如有言过其时者,主座当起立敲案或摇铃,且曰:“言者之时间已过”,以止之。 
              ——以上材料均选自孙中山《民权初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到材料五,孙中山认为开会应该在哪些方面遵循规则?(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不能摘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孙中山是怎样理解民主的内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理解孙中山为何认为国民学会开会是实施民权的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材料二 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三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 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依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的“抓住事物的本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趋势,将中国革命分为 两个 阶段的依据。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最近几年民生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民生”一词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话语之一。
              材料一  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压倒全场)时代也。……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而况追逐于人已然之末轨者之终无成耶!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1905年10月20日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固于中国两种革命必须同时并举,既废手工采机器,又统一而国有之。于斯际,中国正需机器,以营其巨大之农业,以出其丰富之矿产,以建其无数之工厂,以扩张公共运输,以发展其公用事业。……凡夫事物之可以委诸个人,或其较国家经营为适宜者,应任个人为之,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至其不能委诸个人及有独占性质者,应由国家经营之。   
              ——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二 物质建设》即《实业计划》(1917—1919)

              材料三  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盖酿成经济组织之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此则平均地权之旨也。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计民生。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材料四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
              ——2010年11月章开沅《革命不是制造出来的》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孙中山主张“民生主义”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的“两种革命”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内容有什么新发展?其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三中关于所有制形式的主张有何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曲高和寡”的主要社会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畜牧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材料四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1)结合材料一回答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为解决民生问题,孙中山先后提出过哪些方案?为什么不能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措施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现阶段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