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冯桂芬(1809~1874),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他早年师从林则徐,后熟读《海国图志》,受林、魏的影响颇深,思想比较开放。1840-1859年,冯桂芬在北京任翰林院编修,有机会了解清最高统治集团内的各种情况,从而对整个封建社会、封建制度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此外,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剧变,对冯桂芬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为躲避战乱,冯桂芬一度避居上海,并写下传世名作                         
              《校邠庐抗议》。
                 在冯桂芬眼里,“西学”囊括了生产技术、科学文化知识、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内涵。他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采西学,制洋器,发展军事工业以及其他事业。他对清朝统治也有不满,要求革新内政,并且重视农业生产,倡议在生产中采用机器,以节省人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建议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给予掌握西方技艺者科举待遇。他所设计的试图使中国走向富强的方案,不仅受到了洋务派的礼赞,而且在《校邠庐抗议》出版三十年后仍然受到维新派的高度重视,对清末政治、经济演变的影响很大。
              --摘编自熊月之《冯桂芬评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冯桂芬创作《校邠庐抗议》的原因。
              (2)归纳冯桂芬的思想观点,并作简要评述。
            • 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窃以古无久而不敝之法,惟在办事之人同心协力,后先相继,日益求精,不独保境息民,兼可推悟新意,裕财足用。如泰西各国,皆起于弹丸之地,创造各样利器,未及百年而成就如此之精,规画如此之远,拓地如此之广,岂非其举国上下积虑殚精,人思自奋之效乎?中国在五大洲中,自古称最强大,今乃为小邦所轻视。练兵、制器、购船诸事,师彼之长,去我之短,及今为之,而已迟矣。若再因循不办,或旋作旋辍,后患殆不忍言。若不稍变成法,于洋务开用人之途,使人人皆能通晓,将来即有防海万全之策,数十年后主持乏人,亦必名存实亡,渐归颓废。惟有中外一心,坚持必办,力排浮议,以成格为万不可泥,以风气为万不可不开,勿急近功,勿惜重费,精心果力,历久不懈,百折不回,庶几军实渐强,人才渐进,制造渐精,由能守而能战,转贫弱为富强,或有其时乎?是天下臣民所祷祀求之者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24
              (1)根据材料,概括李鸿章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李鸿章是怎样实践他的这一主张的?
            • 3. 19世纪晚期《纽约时报》社论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中国政府认为这些学生,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它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荒唐可笑的。”该社论反映了(  )
              A.《纽约时报》对中国留学生存在误解
              B.清政府控制了中国留学生的学习方式
              C.中体西用的理念导致留学教育的偏差
              D.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
            • 4. 近代以来,很多人利用报刊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正学报》在其创刊序例中写道“痛迂谬者之误我国家,恶狂恣者之畔我圣道……吾闻古之为国者,必定国是。六书之义,是者,正也。”以上材料所体现的思想观念是(  )
              A.天朝上国
              B.中学为体
              C.经世致用
              D.维新变法
            • 5.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经不无感慨地说道:“湖北‘对不起’张之洞”,武汉‘对不起’起张之洞。”他说当代湖北人“对不起张之洞”无非是说张之洞督鄂18年,于教育、于军事、于工业殚精竭虑,虽屡有坎坷,但也功勋卓著,却不能得到世人应有的评价,他认为早在辛亥革命时张之洞即被“妖魔化”了,翻开1903年至1905年期间革命党人在日本办的刊物上,张之洞是一概的汉奸、封建卫道士形象。
              张之洞与康梁维新派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的过程……变法方式的缓行和激进之分最终使二者分道扬镳。张之洞的《劝学篇》集中体现了他这个时期的政治观点: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过去我们通常认为这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也就是说,这一取向的重心是在“中学为体”。但如果细心考虑当时的变革需要和张之洞的思想背景,就会明白这一理念的提出其实是在强调“变革”的一面,而非固守的一面。人们往往只看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却不愿意去看紧跟在它后面的“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一句,如是不是对《劝学篇》的内容进行断章取义的解释,可以看到张之洞对西方的感知程度还是相当深刻的。
              --摘编自李刚《张之洞:手握经卷的坚定改革家》
              (1)历史学家章开沅为什么认为湖北和武汉“对不起”张之洞?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2)为什么在革命党人眼中张之洞是封建卫道士的形象?概括材料对张之洞及其“中体西用”思想的看法。
            • 6. 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如下表,其专业设置(  )
              A.标志中国现代化起步
              B.体现维新派的政治诉求
              C.以中体西用为办学思想
              D.有利于巩固清朝统治
            • 7. 士大夫们把晚清同治帝在位时期(1862~1874年)称之为“同治中兴”。对此西方学者评论:“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这是因为该时期的现代化(  )
              A.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
              B.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C.没有冲破自然经济的束缚
              D.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行变革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武器,抨击基督教的专制。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大家相安无事,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民间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伏尔泰还看到,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因而也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启蒙哲学家,尤其是法国的哲学家,在中国形象中发现批判现实的武器。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在经济思想中开发中国形象的利用价值,中国又成为重农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楷模。……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场争论的结果,似乎都对西方的中国形象不利,宗教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而是更为原始的多神论者;政治之争证明中国不是开明的君主专制,而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经济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问题与领域》
                  材料三  如果说18世纪欧洲(主要是法国)的启蒙运动使人从神权的桎梏下解放出来,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则使中国人从孔子儒家为轴心的传统文化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追求个体从大家庭中冲决出来取得自由平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
                  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依据材料一分析伏尔泰对儒学的看法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启蒙运动中国形象转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西方启蒙运动互借对方文化的异同。
            • 9. 不同角度看历史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研究,叙述从李鸿章、康有为到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中国政治家们救过历年的变化趋势以及社会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