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B.奠定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C.振兴了中国的航运业
              D.起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作用
            • 2.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 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四  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以上材料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早期中国民族企业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三、四归纳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分别面临着怎样的阻力?(8分)

              (3)说明造成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上述处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 3.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到1949年的民族资本家,你可能的经历是(   )

              ①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你开始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 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③20世纪20年代,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度发展比较顺利 ⑤抗日战争胜利后很长时间,经营条件明显好转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 4.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目的是(   )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5.

              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等十几个民用企业。从中可以得出(  )

              A时下“士农工商”四民观念淡薄          B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利润丰厚

              C他们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D政府大力扶植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企业

               

            • 6.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2分)

               

            • 7.

              洋务运动没有真正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侵略势力的强大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8.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某校高一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一些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①他们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  ②他们创办的企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③他们的企业在国民政府前十年得到较快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表:

              材料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选择说法正确的序号。(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2分)简要指出“初步发展”和“短暂春天”两个阶段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7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作用。(6分)

               

            • 9.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近代化。最先实践“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 10.

              李鸿章在1876年强调“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方今强邻环逼,合反倾危,岂可稍存侥幸无事之心。顿忘厝火积薪之诫。”这表明

              A.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标是西方列强
              B.李鸿章筹办洋务的重心在于对内镇压
              C.建立强大海防,借之与列强妥协谈条件
              D.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