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 
              [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义和团运动
              D.清末新政
            • 2. 材料一: 大清帝国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久尊戴。君主神圣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诸君主,而大巨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实施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统治权力依据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本质和目的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下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原图上的文字改为简体),如果为漫画拟定标题,下列标题与其寓意最贴切的是

              [     ]

              A.中体西用
              B.救亡图存
              C.宪政闹剧
              D.共和风云
            • 4. 1911年和1912年,中国先后出现了两首国歌。
              1911年国歌歌词: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暤,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1912年国歌歌词: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据材料,说明两首国歌所反映的政治倾向的不同,并据此归纳20世纪初中国社会政治斗争的焦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史实说明,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