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打开大门”指的是            

              A.中国被迫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B.中国失去了香港岛
              C.外国人可以进入中国进行贸易活动
              D.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及其他国家必须感谢英国,因为它订立的《南京条约》开放了中国的门户。但现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也必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

                  ——美国专使顾盛给美国政府的报告(1844年)

              材料二  (美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世袭)之规,公器(国家大事)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徐继畲《瀛环志略》(1848年)

              材料三  定名中华共和国。……立宪法,悉照美国宪法……

              ——邹客《革命军》(1903年)

              材料四  耶鲁大学是中美教育合作的先行者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156年前,一位名叫容闳的中国青年走进了耶鲁大学校园,4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成为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此后,一批又一批中国青年来到耶鲁大学求学。

                  ——胡锦涛主席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2006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通过什么条约“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晚清时期美国还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3分)

               

               

               

               

               

               

                 (2)美国政治制度对近代中国有很大影响。材料二赞扬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6分)联系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政体、政权机构、宪法三方面受美国政治制度影响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举出晚清中美文化教育交流的史实,简要说明其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辩证说明晚清中美关系的特点。

               

               

               

               

               

               

            • 3.

               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发展趋势是                (    )

                  A.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B.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C.从单独行动到狼狈为奸         

                  D.从开埠通商到割占土地

               

               

               

               

            • 4.

               (2009年南京二模)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 5.

               (2009年滨州模拟)右图是签订《南京条约》后的情景图,这一事件及此后可能出现的历史情景是

              A.清朝官员普遍为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而庆幸
              B.中国皇帝认为《南京条约》影响很坏而一直不批准它
              C.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商人为中国全境通商举杯祝贺
              D.中国政府派出专员与英国商定进出口货物的税率
            • 6.

               (2010年南通一调)鸦片战争前,道光帝曾要求粤东夷船“出具永不售卖鸦片烟土”。道光帝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在于

              A.鸦片走私危害了清朝统治
              B.林则徐等上书请求禁烟
              C.鸦片流入有损人民的健康
              D.人民强烈要求政府禁烟
            • 7.

               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8.

               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能在近代历史上“庇护”在华的外国“流氓”所依据的是

              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
              C.协定关税权
              D.永久居住权
            • 9.

               鸦片战争在近代中国和英国的文明发展中都有重要意义。对中国而言意味着(   )

              A.专制政体的终结
              B.工业革命的起点
              C.农耕文明受到冲击
              D.程朱理学的破产
            • 10.

               1906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出现这一情况的最初依据是                       (    )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