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的新政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三者的相同点
              ①都是各国在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
              ②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内容都注重改变生产关系,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④结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
              (28分)近代以来,大国关系错综复杂,意识形态斗争持续不断。请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克松的两段讲话:
              1960年11月4日,“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1972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尼克松回忆录》节选
              材料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斗了一个世纪,没有胜利者,都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有探索,资本主义在实现经济效率问题上有成就,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博弈了一个世纪得出来的共同结论。
              ——辛子陵:《20世纪下半叶中美苏三国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原因?(6分)
              (2)列举史实说明“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8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进行了哪些政治探索?(6分)请用史实说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是如何“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6分)
            • 3.
              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记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下列关于上述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合物”所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此“化合物”在当时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C.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按劳分配D.它严重地挫伤了苏俄人民生产积极性
            • 4.
              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老农曾对列宁说:“我看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据此判断老农反映的问题与苏俄(联)相关的经济措施是
              A.废除实物分配制B.实行余粮收集制C.粮食税政策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 5.
              “我们应该竭尽全力使我国(苏联)成为经济上独立自主而依靠国内市场的国家,成为能把其他一切逐渐脱离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经济轨道的国家吸引到自己方面来的基地。”为此,苏联实施了
              A.新经济政策B.社会主义工业化
              C.农业集体化D.赫鲁晓夫改革
            • 6.
              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一位市民拿着100卢布到粮店购买了100斤粮食,这是真的吗?其依据是什么
              A.真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B.真的,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假的,正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假的,物资极度匮乏
            • 7.
              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这表明他
              A.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B.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C.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D.肯定了应对战争局势的新措施
            • 8.
              下面是1919年几个中国农民的谈话。他们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A.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城里人吃、穿、用,国家统一发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
              B.李四:说的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
              C.王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然有自己的地,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余粮都得给国家,不许卖
              D.赵六:谁说余粮不许卖,听人说人家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励买卖自由
            • 9.
              苏俄(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下列属于列宁时代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
            • 10.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并且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