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赫鲁晓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同点不包括(  )
              A.都引起过社会思想混乱
              B.都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
              C.都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
              D.都以农业为改革突破口
            • 2. 1962年,苏联某经济学家在《真理报》上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一文,该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得到当时领导人的支持,并在一些工厂实行。符合文中观点的措施是(   )
              A.承认个人的物质利益               
              B.收回集体农庄自主权
              C.取消自由贸易                      
              D.实行粮食税
            • 3. 下表是某国经济增长速度表,以下分析符合的是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1.9
              -2.5
              3.6
              6.8
              3.4
              2.8
              3.4

              A.该表反映出勃列日涅夫推行“新经济体制”的巨大成效
              B.该表反映了里根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理论取得成效
              C.该表反映出戈尔巴乔夫“加速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
              D.该表反映出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迎来新一轮的经济扩张
            • 4. 在《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6期上,有这样一段话描写某时期的苏联社会:“一位乡村女教师在信中写到:‘战争(二战)结束也有十一年了……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瞧瞧集体农庄的庄园,各个集体农庄庄园的庭院吧--一无所有,农村已经没有人了……’”针对材料中的现象,当时的苏联政府改革的重要措施是(  )
              A.大规模垦荒,提倡种植玉米
              B.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承认个人物质利益以刺激生产
              D.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 5. 下面是美国人加里曼访问苏联时与当时的苏联重要领导人柯西金(1904年——1980年)的一段对话: “加里曼:在地方上我同企业领导和官方代表谈话时,我注意到,他们对不久前工业领导安排上进行的变动都感到满意。柯西金:是的,我们大家都对这次改革结果感到满意。加里曼:您是指最近进行的工业权力下放吗?柯西金:我们将加强发展国民经济委员会体系,这个体系使工业管理权力下放同国民经济中央计划相协调。……” 这段对话针对的是
              [     ]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6. 从下表中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1951—1965年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单位:%)

              [     ]

              A.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B.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C.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D.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 7.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图看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建设的作用是
              ①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    ②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
              ③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④两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