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 2.  2011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事年表


              材料二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1)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3)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
                                                                                                                                                                              
            • 3. “改革不是某种心血来潮,不是恍然大悟……改革的实质恰恰在于:它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从理论上恶化实践上完全恢复列宁的社会主义构想。”材料中所说改革的情况是指
              [     ]

              A.斯大林改革  
              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4. 1985年,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了摆脱困境进行了改革,它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其共同点在于
              [     ]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果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 5.
              下图是一幅反映苏联解体的漫画:走在棺材之前的就是戈尔巴乔夫,云层中的共产主义前辈们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却无法改变解体的事实。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社会主义理论的缺陷
              B、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C、经济政治危机的发生
              D、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
            • 6.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     ]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
            • 7. 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社会混乱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 8. 材料一

              大事年表

              材料二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1)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以下是据该简表所得出的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

              A.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没有取得成效
              B.苏联的政治改革严重影响了经济改革的效果
              C.经济崩溃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D.苏联经济衰退与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美苏争霸有关
            • 10. 小王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俄罗斯科学院一名院士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


              A.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B.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C.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D.民族矛盾尖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