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1929年,胡佛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材料二:1932年,胡佛决定成立复兴金融公司,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对比上述材料,说明胡佛总统

              A.是坚定的自由放任主义者
              B.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忠实践行者
              C.在没有稳定思路下随意调整政策
              D.在自由放任前提下实施有限干预
            • 2.

              1932年12月美国人特格韦尔在日记中写道:“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蔓延世界的经济危机
              B.大规模的工人罢工
              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D.法西斯势力的抬头
            • 3.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摘自《经济参考报》2008年12月30日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摘自“百度百科?罗斯福新政”

              材料三 从奥巴马竞选时提出的施政方针看,其改革内容涵盖广泛,可能是上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来,至今最全面的经济改革。除了包括延长一些住房贷款者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的期限、大幅投资公共建设、为商界提供税务优惠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内的总值600亿美元的挽救经济计划外,奥巴马还打算将税赋负担移转到高收入者,改变已实行20多年的管制松绑政策方向,扩大医疗保险范围,并且重新检视美国的自由贸易协议政策。

              ——摘自新浪网

              请同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悲剧”指的是什么?(2分)这一“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为了应付“历史悲剧”,并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3分)这些措施有何特点?(2分)

              (3)据材料二、三,美国的罗斯福总统、竞选时的奥巴马在应付严峻局势时采取相似措施有哪些?(4分)其实质是什么?(1分)

               

            • 4.

              “梅隆拉响警笛,胡佛敲起警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这首流传于20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美国民谣描绘的是(  )

              A.华尔街股市暴涨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经济危机爆发
              D.美国经济繁荣
            • 5.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6.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1932年出版的《国际事务概览》中指出,“这个伟大、古老、一直是成功的社会的成员们正在自问:西方生命及其成长的长期历程,是不是在他们的时代很可能将到终点?”导致这一认识产生的大环境是

                A.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经济危机的打击      D.英国殖民地的丧失

               

            • 7.

              以下是1850—1990年间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变化曲线图,对此评述有误的是

              A.美国内战(1861——1865)后其经济实力迅速上升
              B.1929一1933年经济危机严重削弱其经济实力
              C.二战中大发战争财使其经济达到最高峰
              D.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实力下降使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 8.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处在不断调整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重商主义是国际贸易理论史上最早的保护贸易理论学说。这一理论视货币为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贸易顺差有利于积累财富,为此国家应采取干预和保护的政策以实现贸易顺差。这种学说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因而在15到17世纪的西欧各国专制君主国和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早期资产阶级所称道与推行。

              ——摘编自叶晓东《浅谈重商主义理论与西方贸易保护政策的渊源》

              材料二 在西方,自由放任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从如何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出发而出现的两种不同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前者主张政府对某些社会经济生活,应实行无为而治不加干预的自由放任政策,后者则主张政府应利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对某些社会经济生活实行管理、调节的政策。这两者的地位依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这是两者同一性的重要方面。

              ——摘编自《浅析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两种经济思想的利弊》

              材料三 弗里德曼的经济自由思想实际上是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的翻版,它认为社会应保证每个人在择业、保护私有财产、使用收入、运用资源等方面享有充分自由,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个人利益,然后通过价格机制的调节而实现公共利益。

              ——丁冰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述重商主义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重商主义是如何“在15到17世纪的西欧各国专制君主国和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早期资产阶级所称道与推行”的。(9分)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材料二中“这两者的地位依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向转化”的结论。(8分)

              (3)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过程呈现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分)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宣传画在苏联被视为“特殊的政治艺术品、英勇先进的艺术——是全民事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图1和图2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两幅宣传画。

               

              图1 五年计划 四年完成             图2 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

              材料二 海报在美国是一种“扩大宣传,辐射大众的艺术形式”。图3和图4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两幅海报。

               

                 图3 蓝鹰运动     图4 工作付酬的美国

              请回答:

              (1)图1反映出苏联采取了什么工业化方针?如何评价该方针?图2是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宣传画,请判断其说明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

              (2)图3反映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图4是当时美国公共事业振兴署为了推行某项政策发行的宣传海报,该政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回答两国国家资金的流向有何不同。

               

            • 10.

              下面是1928—1935年美国钢产量变化表。(单位:百万吨)其变化趋势反映出

              年份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钢产量

              52

              57

              41

              26

              14

              24

              26

              35

              A.大萧条沉重打击了美国钢铁工业
              B.钢铁生产商的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各个钢铁厂商的竞争
              D.大萧条提高了钢铁生产成本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