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比较学习能加深对问题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耕稼劝,则农业崇,而弃本逐末者不得纵。由是,赋税可均而国用可足。”
              --【明】周忱:《与行在户部诸公书》
              亚当•斯密认为,如果选择了自由贸易,我们可以挣到更多的钱。而且,如果我们让别人有钱了,他们就能够向我们购买更多的产品……“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
              --摘编自《工业先声》(1)材料一中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政策?分析说明其中一项政策在政治方面的影响。
              材料二:莫里斯•迈斯纳(耶鲁大学教授)对我国计划经济阶段的近代化成就的评价:如果不去正确的评价毛泽东时代把中国从世界上最落后的农业国家之一变成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止世界第六大工业强国的过程中取得的惊人成就,就不可能理解毛泽东时代遗留给邓小平时代的经济问题。实际上,毛泽东发展策略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中的大部分都是高速工业化的副产品,如果不正确评价这个基本的经济事实,就无法理解在毛泽东之后时期占支配地位的改革。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反思与前瞻》
              (2)根据材料二,分析毛泽东时代在体制上有哪些“高速工业化的副产品”?邓小平时代是如何反思并改革的?
              (3)在某中学举行的“20世纪的美国经济政策”的学习研讨会中,组织者提供了四位美国总统的照片,要求参会的同学以“危机与应对”为题作主题发言。请依据示例选择其中一位(示例不选)拟定提纲。

              示例:美国胡佛总统
              ①危机--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
              ②应对--传统的自由放任的政
              策(或“奉行自由放任主义”)
              ③结果--经济衰退,人民生活困难,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严重危机。
              回答:美国总统(除胡佛外任选一位):
              ①危机          ②应对         ③结果    
            • 2.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
              A.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
              B.世界市场、城市化、社会主义革命
              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
              D.殖民扩张、政治革命、世界大战
            • 3. 某观点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自然秩序,这种秩序要比人类人为创造出的秩序优越得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其各个因素之间潜藏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即我们通常所讲的规律。遵循该观点而采取的经济政策应是(  )
              A.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B.自由经营,自由竞争
              C.政府干预,加强计划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 4. 重农抑商政策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到了清末却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在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典型经济政策还有(  )
              ①美国曾经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②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③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④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 5. 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和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斯大林正在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虽然经济建设如火如茶,但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反思》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苏联经济建设中“弊端”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  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出了一些毛病。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是罗斯福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 《大国崛起》解说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市场经济的“毛病”是什么?罗斯福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有何特点? 
              材料三  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金融危机,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在应对危机方面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采取的相似做法。
              (4)有人认为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你认为两者在为“挽救”社会制度所做的努力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 6. 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②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③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④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7. 什么是自由放任政策?该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什么?有何影响?这一经济理论在长期的经济实践中遇到了怎样的反弹?怎样解决这一反弹?解决反弹后,这一理论在现代经济运行中还有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1927——1928年,股市上涨过快加剧金融市场风险
              B、1929年,纽约股市崩溃直接导致股市下跌
              C、1930——1932年,股市持续下跌主要是因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D、1932年,股市上涨主要是因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 2008年10月13日,失业的金融业人员在华尔街头卖艺挣钱

              图2 20世纪30年代某天华尔街门前的求职者

              材料二 2009年2月1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了奥巴马政府提交的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中新网

              材料三 “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美国总统胡佛

              请回答:
              (1)材料一两幅不同时期的图片却反映了相同的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历史上的美国政府是如何解决图2中问题的?其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材料二、材料三,材料二的做法是否体现了材料三所反映的经济思想,并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美国人民在经济建设中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