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必须保证日本不再次威胁美国及世界和平和安全。……对日本本土必须进行军事占领。这种占领必须有利于在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下时,为盟国利益而行动的主要同盟国……在主要盟国中,意见发生不统一的时候,就按美国的政策执行。
              ——摘自《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基本政策》(1945年9月22日)

              材料二 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去行动。
              ——摘自杜鲁门《关于日本问题在国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 1950年1月12日,艾奇逊在谈到美国的亚洲政策时说:“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是英国的安全”。美国的防区“自阿留申(群岛)起,经日本直到琉球群岛”,自“琉球群岛起,到菲律宾”。1945年3月,美日签订《美日共同防御援助协定》,重申“要履行日本政策依照美日安全条约所承担的军事义务”,后又宣布美日应“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   
              ——摘自黄安年《二十世纪美国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标榜的美国占领日本的目的是什么?其实质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所说的“意见发生不统一的时候,就按美国的政策执行”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所说的“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是什么意思?“俄国人”在德国和奥地利的行动是杜鲁门给予的“机会”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和材料一相比,美国对日本的政策发生看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恶劣影响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三所说的“防区”实际上是什么?美国为建立这一“防区”进行过什么战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材料2: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经济萧条可能永远无法结束,一般均衡永远无法重新达到。增雇一定量的劳动力服务于公共工程项目,它对总就业量的影响,在失业问题比较严重时,比几乎达到充分就业时要大得多。
              ——凯恩斯《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

              材料3: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对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国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 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耶金等《制高点》

              (1)材料1中的“古典”发展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2)材料2中的凯恩斯主义核心理论是什么?先于这一理论的创立,西方国家在实践中开始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1、2,指出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是如何再一次调整发展模式的?根据材料3,概括其调整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就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简要谈谈你的体会。
                                                                                                                                                                              
            • 3.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 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资料 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 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3年9月日本遣外使团考察记述)(欧洲)上下皆以快美生活为主意,相互精于生理,并以勤劳之力达到其主意为荣,以无为依人而食为耻。……然欧美一般皆生活于利欲之中。如按前所述,其政俗精神属我四民之类。而所谓自主之理,只在一味追营私利,并以此为勤劳之生业。此等固执,余等不敢渝薄。而高等检物中,皆以立议会、设会社、论国政为成就。

              ——《欧罗马洲政俗总论》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要,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想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欧洲“政俗精神”的主要特征。结合史实,说明日本政府对待“考察记述”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史实说明日本明治维新并没有“强搬硬套”西洋文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其主要指令和内容如下:

              ——摘编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
                                                                                                                                                                              
            • 6. 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去行动。 
              ——《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

              材料二  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权力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

              材料三  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的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
              ——《20世纪世界史》

              材料四  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
              ——《日本史》

              材料五  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的同盟关系。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50年前的这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基于“平等和相互理解”的“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这一同盟作为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持续至今……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
              ——奥巴马东京演讲(2009年11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四,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仍不遗余力地与日本发展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美国与日本关系发展的轨迹并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3.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4.天皇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
              5.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6.天皇裁可法律……
              7.天皇召集帝国议会……
              11.天皇统率陆海军。
              ——《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

              材料二 43.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
              45.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
              46.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
              47.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国家其他部门官员……
              51.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
              ——《普鲁士宪法》(1850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序言(1787年宪法)

              材料二 美国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或群体),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著《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 二次大战后,西欧各国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纷纷建立起“福利国家”。各国实行的社会保障大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保障,对年老、患病、失业者提供补助。这是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内容。二是社会救济,对贫困者提供各方面的援助。三是社会工作,对教育等社会事业提供支持。居民得到这三方面的保障,或如一些人所说,得到“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基本上解除了对温饱问题的担忧,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它的取得是同新技术革命的开展、生产发展、物资丰富分不开的。
              (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目的和原则(不得照抄原文),概括材料二的核心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新政是怎样体现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和材料二核心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概括说明你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认识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改革在中外近现代史上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第二,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第三,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
              问题:请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各举一例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1934年,一位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创造了“福利国家”的概念。到1948年,英国宣布全面实现了社会保障,建成福利国家。
              问题:
              (1)英国“福利国家”可能借鉴了哪些国家的实践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英国“福利国家”的内容和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评价英国“福利国家”的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