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自由主义思潮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和大革命中,自由主义在欧洲大陆得到迅速传播。自由主义在西方政治思想家那里有很多解释,从抽象的理念角度,自由主要是指个人不受任何约束(法律除外)的发展和人格独立,个人的独立选择等。个人的自由发展既包括经济的自由发展,也包括个性及其他方面的自由发展,并强调这种发展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是不受任何机构或个人的限制和约束的。

              材料二   到了18世纪中叶,特别是在英国,随着政治自由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政治自由在现实生活中的逐步实现,以及英国工业经济的成长和自由贸易的需要,经济自由被提到日一程上来。

              材料三    古典经济学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在西欧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思想和理论体系,它始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斯密坚信自然秩序——市场的自发作用,……他的结论是:政府干预、管制、授予垄断和特需补贴都会误导资本并会减少资本对经济福利的贡献;政府的行为会制约市场从而降低资本积累率和劳动分工程度,并相应降低社会生产水平。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世力、滕海键《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近代“自由主义”的内涵是怎样不断拓展的。(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诞生的历史必然性。(6分)

              (3)据材料三,归纳概括亚当·斯密理论主张的核心,并结合史实说明亚当·斯密理论的实践结果。(6分)

              (4)综合以上认识,谈谈亚当·斯密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价值。(4分)

               

            • 2.

              下图是美国1890—1945年的某项经济指标统计示意图,依据所学分析,该示意图最有可能是哪一项数据

              A.农业发展指数
              B.工业发展指数
              C.失业人数指数
              D.黄金储备总量
            • 3.

              1929年,葛兰西强烈批判当时的人们只是希望改变政府的放任自由主义政策,而不改变国家的经济基础。他认为只有在政治上采取相应的行动(如诉诸武力),才能将经济从传统政策的死压下解放出来。由此判断葛兰西可能是

              A.垄断资本主义的拥护者
              B.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者
              C.凯恩斯主义的支持者
              D.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
            • 4.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当代政治学家亨延顿认为:在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由于社会逐渐开放,社会结构开始出现变迁,社会动员扩大,人的自主意识觉醒,人们对改革的期望值随着改革的进行日愈膨胀,而国家制度和整合机制的变革却相对滞后,满足不了人们被调动起来的欲望和诉求,因而民众中产生了一种相对挫折感,并引发弥散性的不满情绪,导致社会失序。对此,加强中央权威的力量也就成为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该观念成为新权威主义的理论依据。

              【注释】新权威主义是指主张改革之初就遇到种种问题在旧体制向近(现)代商品经济秩序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强有力的有近(现)代化导向的权威政治来协调整合社会秩序,并引导近(现)代化进程。作为学说,新权威主义被用以描述或解释处于现代化初期阶段国家的政治发展现象,而作为政治实践,新权威主义则是介于传统权威主义和民主主义之间的一种过渡体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新权威主义”的相关观念。

              (要求:,对该观念赞成、反对或另有观念均可,要求观念明确,史论结合)

               

            • 5.

              胡佛担任总统期间,设立周转基金用于资助农场主组建销售合作组织,确定最低销售价格;会见市长和州长,督促他们加速公共工程项目建设;成立国家信贷公司、紧急就业委员会,以期通过自愿联合来解决问题。由以上资料不能得出下列哪一结论?

              A.罗斯福新政某些政策实质是胡佛政府时期政策的某种延续、深入和强化
              B.胡佛的政策是由传统自由放任政策到罗斯福国家干预政策的过渡
              C.历史学习需调整“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模式,形成联系、发展的观念
              D.胡佛对危机缺乏正确认识,实施以行政命令取代市场调节的偏激政策
            • 6.

              1932年6月,美国东北各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步21974名老学长的后尘,也在拼命找工作了。那时连在纽约百货公司开电梯也要有学士学位,而且对他们当中好些人说来,这已是最好的差使了。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教育发达,人才过剩
              B.新政开展,以工代赈
              C.经济萧条,失业严重
              D.产业更新,技术升级
            • 7.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一方面劳动人民饥寒交迫,另一方面资本家却大量销毁商品,这一矛盾现象 ①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的绝对过剩 ②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腐朽的一面 ③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家人为造成的 ④反映出经济危机是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引起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③④
            • 8.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章,“着火的房子”:1787年春天……第四章 半人半神和花花公子们的集会:1787年5月。第五章 领头羊弗吉尼亚:5月25日~6月1日……第七章,人类的五分之三:6月11日……第十章,小州的胜利:7月11日~17日……第十三章 总统制的迷局:7月17日~26日……第十九章,瑕不掩瑜:9月8日~17日。

              ——引自[美国]戴维·O·斯图沃特《1787年之夏:缔造美国宪法的人们》一书的目录

              材料二  1890年至1939年美国政府颁布的法律及其主要内容

              时间

              法律名称

              主要内容

              1890年

              《谢尔曼法》

              推动了国家经济权力的集中,对自由竞争进一步限制

              1894年

              《威尔逊──葛曼法》

              对进口商品实行低关税或免税

              1906年

              《食品卫生和药品法》

              并成立了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1914年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有发布违禁命令的权力,对于违反命令的工商企业,可将案件提交法院审理

              1933年

              《紧急银行救济法》

              授权总统在信用和金融方面以巨大的权力,只允许联邦储备体系中健全的银行向财政部领取执照而重新开业

              1933年

              《农业调整法》

              政府奖励、津贴的办法,提升农产品价格,恢复农民的购买力和战前的地位

              1933年

              《全国工业复兴法》

              监督工商企业的公平竞争,以提高工业价格,刺激生产

              1933年

              《联邦证券法》

              政府第一次出面对股票和有价证券市场进行调节,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证券发行与交易的管理与监督

              1934年

              《证券交易法》

              1935年

              《存款保险法》

              成立银行存款保险公司保护个人存款

              1935年

              《社会保障法》

              规定对老年和失业者实行保险制度

              1939年

              《民用航空法》

              国家对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干预与调节

              1939年

              《社会保障法》

              正式确立了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和对儿童、妇女、病残者的救济福利制度

              ——根据钟流编译《美国经济概貌》(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制

              材料三

              农产品收购价比率(﹪)

              1978年

              1985年

              1988年

              1991年

              1993年

              国家定价(﹪)

              94.4

              37.0

              24.0

              22.2

              10.3

              国家指导价(﹪)

              0

              23.0

              19.0

              20.0

              7.0

              市场调节价(﹪)

              5.6

              40.0

              57.0

              57.8

              82.7

              —— 《 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1992 —1993)》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第三章、第十章、第十九章中目录内容的核心含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1890年至1914年、1933年至1942年美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出现这些特点的各自原因。(8分)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所体现的经济运行方式上的异同。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8分)

               

            • 9.

              阅读下表,该表反映出

              1932—1933年部分国家失业率统计表

              国家

              英国

              比利时

              瑞典

              美国

              奥地利

              挪威

              丹麦

              德国

              失业率

              22—23%

              24%

              27%

              29%

              31%

              32%

              44%

              A.英国已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B.经济危机波及世界所有国家
              C.“以工代赈”成为首要之举
              D.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加剧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中世纪后期,英国国王不断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1215年,伦敦25名贵族迫使英王约翰签署了《大宪章》。《大宪章》明确规定:贵族和教会的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全体自由民享有自由权;国王征税必须同贵族会议商量并听取民众的意见。不经过合法裁决和法律的审判,国王不得逮捕和囚禁任何人;不得剥夺他们的财产,不得宣布他们不受法律保护,也不得将他们处死。《大宪章》还规定,如果国王违背他的诺言,贵族们有权拿起武器来反对国王的统治。在英国的宪法术语中,《大宪章》是基石,是通向民主政治的台阶。              

              ――据岳麓版教材改编

              (1)据材料一,归纳《大宪章》所体现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指出《权利法案》与《大宪章》相比有何创新之处。(10分)

              材料二:在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紧张局面,促使议会授权总统紧急时刻的特别权力,罗斯福据此得以实施其“新政”措施。……在英国,战争极大扩大了劳合•乔治和丘吉尔的权力,丘吉尔为保证战争的胜利,很多重大的决定都是绕过议会而由战时内阁直接做出,这种做法的结果自然是首相权力的巨大增长。……二战后,德国重建时期,联邦德国的首任总理阿登纳及其办公室成了实际上的政府中枢。……在法国,戴高乐制定的第五共和国宪法剥夺了议会选举总统的权利,赋予总统以任命总理的权力、特殊情况下的“非常权力”以及越过议会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国家大事的特殊权力。

              (2)对比材料一、二,指出议会地位发生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6分)

              材料三:如图

               

              ——选自白海军著作《2049——相信中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近现代我国政治文明演变的特点。(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