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2:

              眺望柏林墙那一边的亲人

              朝鲜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邮票

              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飞机和军舰跟踪苏联商船

              材料3: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在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据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4: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指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1)材料1中,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主要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2中的三幅图片再现了两极格局下的某些具体场景。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3,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的特征。试从国际局势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4,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特征。此时,美国的对外政策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阶段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舒曼计划”。根据该计划,引发法德百年冲突的两国边境的煤钢资源将被置于两国共同参与管理的联合机构之下,并向西欧所有国家开放。……作为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戴高乐知道,要想使法国恢复大国地位,并使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力量,必须取得德国的谅解和支持。而德国的战败国地位,使德国有求于法国的地方多于法国对德国的要求。
              ——《法德化解百年恩仇  独立的欧洲核心》《环球时报》(2003年10月30日)

              【材料二】今天是欧洲历史性的一天。……在今天,我们要欢迎欧盟大家庭里又多了10个新成员国(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和7500万新的欧盟人民。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了50年后,冷战造成的欧洲分裂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联合的欧洲。……多样性的联合,将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更好地解决彼此间的共同问题。多样性的联合,也会使我们更有效率地为整个欧洲的安全和繁荣而努力工作。  
              ——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欧盟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5月1日)

              【材料三】 2009年12月1日,《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欧盟是一个拥有5亿人口、 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里斯本条约》生效将为其实现“大欧洲”战略目标提供法律保障。根据条约进行的改革 ,将提高欧盟决策和机构运行的效率,保证推行政策的延续性,增强内部的协调能力,推动一体化深化发展。今后,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将呈增大趋势。
              ——张征东《生效 大欧洲“航船”启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为什么欧洲的联合从煤钢开始?法德同意走向联合的目的有哪些?据所学知识,指出实现煤钢联营后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欧盟新成员国大多原属于哪一政治集团?指出它们加入欧盟的背景。说明欧洲实现“多样性的联合”的主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说明《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运动史,可概括为追求效率和讲究公平。前者表现为效率优先,为追究效率可以牺牲公平;后者则主张公平优先,在公平的前提下,提高效率。
              材料二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材料三 截止2009年2月20日,美国已经有14家银行倒闭,整个美国经济受到重创,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美国进入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低迷期。此外,看不到的伊拉克战争,不断攀升的失业人数,还有持续不断的恐怖威胁等还萦绕在人们心头。
              材料四 在“后美国时代”图景中,一大批国家正在发展壮大,世界各主要区域的政治经济力量正在整合,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多极世界正在显现。
              (1)试举两例说明工业革命前英国资产阶级进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而牺牲公平发展生产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后社会主义者主张公平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回答西欧崛起和美国能主导世界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举“群雄竞起”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建立了战后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二 为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重振西方经济,1975年11月在法国的倡议下,第一届西方主要工业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首脑会议在法国的朗布依埃举行,会议议程“涉及世界经济危机的所有经济问题”。1976年的第二次首脑会议加拿大总理应邀出席,此次会议确定了每年一次的首脑会议轮流在各参加国召开,七国集团正式形成。(1998年俄罗斯正式加入,七国集团发展为八国集团)
              材料三 20国集团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成员包括:八国集团成员国、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以及中国、巴西等11个发展中国家。创立20国集团的建议是美国等西方七国的财长们于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提出的,目的是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成、特点及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七国集团成立时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法国为何能倡导并促成西方主要工业国首脑会议的召开? 
                                                                                                                                                                              
              (3)材料三中“20国集团”的成立反映了怎样的世界发展趋势?
                                                                                                                                                                              
            • 5. 材料一   1941 年6 月,丘吉尔就德国侵略苏联发表声明:“过去25 年里没有人比我更加始终如一的反对共产主义。凡是我谈过的关于共产主义的话,我绝不收回。后来丘吉尔又说了一句名言“我希望德国躺在坟墓里,苏联躺在手术台上。” 英国1945 年大选,工党在下院得到393 席,而丘吉尔的保守党及其追随者一共才得到213 席。面对结果,丘吉尔说了一句:“英国人民成熟了。他们学会了选择,他们不需要一个英雄领导他们重建家园”。随后,有记者采访丘吉尔:“你在二战中战功卓著,却失去了首相宝座,这是否意味着英国人的忘恩负义?”丘吉尔肯定地点了点头,说:“是的。”但他接着说了一句名言,“但是,Ungrateful characteristics is a great nation(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特点)”。 
              ——凤凰网

              材料二  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发表《欧洲的悲剧》的演讲中, 广泛阐述了欧洲联合的主题。他认为必须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他充满激情地说: 摧毁了纳粹政权的时候, 我曾自问, 对这个生灵涂炭民穷财尽的欧洲大陆的兄弟公民们, 我能向他们提出什么最好的建议呢? 我的建议可概括成一句话: 联合起来!
              ——《丘吉尔与戴高乐的“欧洲观”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评价丘吉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吉尔提倡欧洲联合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美俄(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材料二 图中反映的是20世纪末横亘在东西德之间的柏林墙被拆毁的情形。

              拆除柏林墙

              材料三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但是,继承了原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唯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欧共体向欧盟的成功发展有力地表明了西欧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极重要力量。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同样显示出该地区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正在确立和发挥它们在世界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两极格局彻底终结,多极化趋势却是不断加强。 
              ——《正确认识当前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请回答:
              (1)结合所学列举“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有关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柏林墙的倒塌”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指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材料二  我们在参观韩国民俗博物馆时,里面的介绍在谈到韩国民间风俗礼制的由来时,都小心翼翼地回避中国,甚至几乎没有出现中国二字。而事实上,韩国古代的文化受到中国文化极大影响。
              材料三  正统的官方教科书将其(韩国)经济成就归结为“朝鲜战争结束后的大量美援”,“美国驻军大大减少了韩国的军费开支”;经济学者们认为……等政策居功至伟;持威权主义论观点的政治学者们则认为:以威权政体保证政局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文化是个筐,啥都往里装”,人文社科学者们,也许会倾向于“韩国人的国民性”和韩国的“独特文化”。
              ——以上材料均来自南方人物周刊《发现韩国——一个国家崛起的秘密》

              请回答:
              (1)材料二说“韩国古代的文化受到中国文化极大影响”,请你用公元7—9世纪的史实加以证明。如果你是经济学者,请你补充出材料三中“……”省略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在半个世纪前,欧洲各国已经为共同的未来树立目标并播种。今天,欧盟(EU)已经共享着令全世界羡慕的和平和繁荣,国与国的戒备、心中的壁垒也都拆除了。我相信,我们东北亚地区也能够迎来和平和繁荣的未来。
              ——2003年韩国总统卢武铉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2)材料四中“在半个世纪前,欧洲各国已经为共同的未来树立目标并播种”的含义是什么?卢武铉在材料中要表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其演讲内容体现了史学的什么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区域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向,在增进各国经济互惠与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
              ——摘自《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

              概况上述材料的核心思想。简述欧洲一体化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2)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一年来,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3)有人依据材料三的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世界”
              二战后,人们通常将世界的对抗与矛盾形象地比喻为东西、南北两个坐标轴。日本当代著名理论社会学家厚东洋辅认为,由于东与西、南与北的问题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所以,利用东西和南北这两个坐标轴,我们便不难勾勒出贯穿于19世纪后期及整个20世纪的现代世界的大致轮廓。
              (1)“东与西、南与北的问题”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运用概述的方式,利用东西和南北两个坐标轴,勾勒出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世界的大致轮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