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今天,俄罗斯人对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中的个人历史评价褒贬不一。下列评价较客观的是(  )
              A.“他在现代史上发挥了特殊作用,因为我们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变革.”
              B.“在我国历史上还未曾有过比戈尔巴乔夫更具破坏性的人物.”
              C.“他主要的历史作用就在于,他给了我们自由.”
              D.“现在俄罗斯被远远地抛在后面了,而这首先是戈尔巴乔夫的过错.”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边疆呈现出动态性和多元性,以欧洲最为典型

              比较图1和图2,提取有关欧洲疆域变化的信息(至少2项),并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3. 古今中外的宫殿都见证历史的变迁。阅读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上罕见的。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前苏联冬宫

              (2)冬宫见证了俄国历史的转折,也见证了世界历史的转折。这两个“转折”分别指什么?你怎样认识前苏联的解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美国白宫

              (3)白宫一直是美国最高行政长官的官邸,入主白宫的主人都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你怎样理解美国总统的权力“属于全体美国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一摄于1961年8月,图二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     ]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民族矛盾激化
            • 5.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是西方七个最大的工业化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的机制。它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产生,经历了“经济议题首脑会议”、“政治议题首脑会议”和“多元议题首脑会议”三个阶段。它对维护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客观上有助于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协作和全球治理机制。
              材料二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主张减少政府干预的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逐渐主导着七国的经济政策,使得七国首脑会议在经济政策协调方面降低了“调门”;同时,由于东西方关系的再度紧张,在美国的极力推动下,首脑会议的议题开始扩展到政治领域。经济议题首脑会议发展成了政治经济议题首脑会议。……七国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逼迫苏联(俄罗斯)东欧加速“民主化”和“保护人权”,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成了七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工具。
              材料三    1989年的巴黎会议粗暴干涉了中国的内政,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在制裁难以奏效的情况下,缓和了对华立场,对中国进行“接触”,希望“以触促变”……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甚至出现了吸纳中国加入的呼声。全球治理委员会(1995年)指出,“将迅速崛起的中国排斥在外,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就缺乏合法性和有效性”。
              --据陈素权《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历史考察(1975-1996)》(1)简述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议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3)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西方七国集团首脑会议“吸纳中国加入的呼声”?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纪债务”
              据德国《明镜周刊》2010年9月28日报道,10月3日是一个值得德国人纪念的日子,届时德国历时92年后将还清最后一笔战争赔款,德国政府将向法国政府交付6870万欧元(6.23亿人民币)的最后一笔战争赔款。自1924年始,德国以向英美贷款、发行外国债券等方式筹集这笔巨额赔款。原规定5年必须付清赔款,但因各种原因,直到2010年10月3日才还清最后一笔赔款,历时92年。
              (1)德国的这笔战争赔款缘于何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月3日是一个值得德国人纪念的日子”。除了还清贷款还有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德国还款时间从规定的59年延至92年,在导致延期的“各种原因”中,最有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49、1972、1992年分别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
              [     ]

              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
              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多哈会议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2)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一年来,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3)有人依据材料三的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
              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 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播
              ③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 ④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闻
              [     ]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依赖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在150——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 香港中评社2009年1月17日发表文章指出:可以预料,奥巴马执政之初,将主要延续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台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以保持台湾局势的相对和平为直接目标,以反对两岸“单方面改变台湾现状”为措施,实现维护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
              材料三 2009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20周年。总长169.5公里的柏林墙,建于1961年8月13日,15道防线隔离着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二战以来德国分裂、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89年是二战以来世界局势最动荡的一年,形势的迅速发展令人目不暇接。但直到1989年1月19日,东德领导人昂纳克仍坚持“柏林墙还能存在50年,甚至100年”。谁也不知道,丧钟即将为柏林墙敲响。同年11月9日,柏林墙在东、西德人民的欢呼声中倒塌。11个月后,德国实现了统一,德国历史上痛苦的一章宣告结束。
              ——新华网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的历史性一瞬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现阶段的对台政策及其主要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说明柏林墙建立及其倒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